开轩来舞鹤,鸣箨惊栖鸾。
云来书台远,月照文水寒。
焉得共觞咏,筠窗听清弹。
翡翠(fěi cuì)的意思:指美丽的绿宝石,也用来形容美丽的景色或物品。
高节(gāo jié)的意思:指高尚的品德和正直的行为。
君子(jūn zǐ)的意思:君子指的是有德行和高尚品质的人,通常用来形容有修养、有风度、有道德的人。
开轩(kāi xuān)的意思:开放窗户,指心胸开阔,愿意接纳外界的事物或意见。
来书(lái shū)的意思:指某人或某事的消息、来信等即将到来。
琅玕(láng gān)的意思:形容珍贵、美好的东西。
盘桓(pán huán)的意思:形容人在某个地方停留、逗留不去。
青云(qīng yún)的意思:指人的前途或成就非凡,超越常人,得到高位或高官厚禄。
洒落(sǎ luò)的意思:形容言谈举止优雅、风度翩翩。
觞咏(shāng yǒng)的意思:觞指酒杯,咏指歌颂。觞咏意指以诗歌歌颂酒宴之乐。
书台(shū tái)的意思:指的是专门用来放置书籍的桌子或架子。也用来形容读书勤奋、博览群书的人。
啸歌(xiào gē)的意思:形容歌声高亢激昂,充满激情和豪迈。
行吟(xíng yín)的意思:指背诵或吟诵诗文时行走徘徊的样子。
云来(yún lái)的意思:指事情或情况突然发生或出现。
云端(yún duān)的意思:指高处的云彩,比喻高远、飘渺的境界或理想。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君子在修竹亭中生活的高雅与宁静。诗人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这位君子的高尚情操和超凡脱俗的生活态度。开篇“君子有高节,气凌青云端”,直接点明了主人公的品格之高,仿佛他的精神已经超越了尘世的束缚,达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接着,“开轩来舞鹤,鸣箨惊栖鸾”两句,通过舞鹤、栖鸾这些象征着高洁与祥瑞的意象,进一步烘托出君子的非凡气质。舞鹤象征着自由与高雅,栖鸾则代表着吉祥与和谐,两者同时出现,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寓意着君子的品德如同这些美好的生物一样,令人向往。
“帘影摇翡翠,佩声戛琅玕”描绘了修竹亭内的一片静谧与和谐。翡翠般的帘影与琅玕相映成趣,不仅体现了环境的优雅,也暗示了君子内心的纯净与高洁。佩声戛然,似乎是在诉说着君子的风度与修养。
“行吟何洒落,啸歌自盘桓”则是对君子生活状态的直接描述。行吟洒脱,啸歌自得,展现了他随性而为、自在洒脱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态度,既是对自然的亲近,也是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与表达。
“云来书台远,月照文水寒”两句,通过云、月、书台、文水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静谧深邃的氛围。书台远,意味着君子追求的精神世界与现实世界保持着一定的距离,而月照文水寒,则是将这种距离感进一步深化,强调了君子内心的冷静与深沉。
最后,“焉得共觞咏,筠窗听清弹”表达了诗人希望与君子共享这份高雅与宁静的愿望。筠窗,即竹窗,象征着君子的居所,而听清弹,则是期待能听到君子弹奏的琴声,这不仅是对音乐的欣赏,更是对君子人格魅力的一种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君子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高尚情操与超凡脱俗的生活态度,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其美好品质的向往与敬仰。
在昔盛壮时,为贫亦求仕。
终然返故庐,谋道不谋己。
岂不忧饥寒,折腰固吾耻。
左手招夷齐,右手揖绮里。
何必驷马车,策勋耀前纪。
时行吾则行,时止吾则止。
行止未有涯,醉乡差可恃。
林泉近城市,而无城市人。
携壶散游屧,心境同一春。
何必事幽讨,辞家入西秦。
西秦苦迢递,劳我金闺身。
不如远公社,醉倒人不嗔。
百年电明灭,万事蠖屈伸。
所以古达士,死葬陶者邻。
或者为瓮盎,尚得日饮醇。
岂比夷与齐,忍饥以求仁。
吾生幸未化,有酒勿厌频。
一杯复一杯,浩歌落梁尘。
但问客醉醒,不问疏与亲。
君看北邙墓,松柏多为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