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怪来(guài lái)的意思:突然发生的、出乎意料的事情
寒食(hán shí)的意思:指寒食节,也指寒食节期间的寒食禁火。
可知(kě zhī)的意思:可以知道,能够了解或明白的意思。
来迟(lái chí)的意思:迟到,时间上晚于预定的时间。
梅花(méi huā)的意思:指人的品质或才能在逆境中得以展现出来。
莫教(mò jiào)的意思:莫教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意为“不要教”,表示拒绝他人的指导或教诲。
群儿(qún ér)的意思:指一群人或一群事物聚集在一起。
守行(shǒu xíng)的意思:守行指坚守正道,不偏离正轨。
桃李(táo lǐ)的意思:指学生或后辈,也泛指学问、才能等。
未可(wèi kě)的意思:表示不可预测或无法确定的情况
谢守(xiè shǒu)的意思:指感谢守护或保护。
行春(xíng chūn)的意思:指春天到来时,行走在田野间,欣赏春天的景色。
竹马(zhú mǎ)的意思:竹马是指小孩子之间以竹子做成的马玩具,比喻童年时代的纯真友谊。
-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徐积所作,名为《和路太博》。诗中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以及对季节更替的细腻感受。
首句“莫教竹马误群儿”,以儿童骑竹马为喻,生动地展现了孩子们在春天里嬉戏的场景,同时也表达了对孩子们纯真快乐生活的关怀与期待,希望他们能在自然的美好中健康成长,不受外界纷扰的影响。
次句“谢守行春未可知”,这里借用了东晋名士谢灵运(字安石)的典故,他以善于游历山水著称,常在春天出行赏景。此句表达了诗人对谢灵运行春的向往,同时也暗含了自己对春天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期待。
第三句“落尽梅花寒食近”,描绘了春天即将来临的景象。梅花的凋谢象征着冬天的结束,预示着春天的到来。寒食节临近,这是一个传统的节日,人们会在此时进行祭扫、踏青等活动。这一句通过梅花的凋落,巧妙地将时间的流转与自然的更迭联系起来,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对新生命的期待。
最后一句“却应桃李怪来迟”,则以桃树和李树的生长情况为喻,表达了对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桃李树在春天开花结果,是春天的标志之一。诗人想象桃李树可能会因为春天的迟来而感到惊讶,实际上是在表达自己对春天到来的欢欣鼓舞。这一句通过拟人化的手法,使得自然界的植物仿佛有了情感,增加了诗歌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赞美,同时也蕴含了对生活、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情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秦中杂咏·其二
吊古意不禁,披搸倚断枝。
道逢雪岭叟,笑我真情痴。
尔从京师来,习见汉官仪。
未央即宫阙,金马即铜墀。
团营即细柳,绮陌即庄逵。
西山千万髻,终南同崔巍。
下有高梁河,即古曲江池。
瑶台与金屋,所贮即妖姬。
残棺断火垄,即今金紫儿。
辟彼膏烛光,前者已灰飞。
后火续新火,焰焰同一辉。
若以天眼观,青草生蛾眉。
飘风遇轻云,无事哭荒碑。
过毛太初见二甥
朝见卫叔宝,朗朗来照人。
髻发若青丝,楚楚足精神。
作对才五字,遽有惊人辞。
下筹读左史,酌酒诵唐诗。
阿舅无长处,素心差足师。
居官万不可,谈艺一无知。
尔父敦俭朴,山居伴鹿麋。
郗公诚晚令,育长恐情痴。
似之非贤者,不肖乃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