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书渊明诗后》
《书渊明诗后》全文
宋 / 辛弃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渊明避俗闻道,此是东坡居士云。

身似枯株心似水,此非闻道更谁闻。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ūyuānmíngshīhòu
sòng / xīn

yuānmíngwèiwéndàoshìdōngshìyún

shēnzhūxīnshuǐfēiwéndàogèngshuíwén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避俗(bì sú)的意思:避免陷入俗套和平庸,追求独特和与众不同。

东坡(dōng pō)的意思:指杜甫和苏轼这两位唐宋文学家,也泛指文学才子、文化名人。

居士(jū shì)的意思:指居住在寺庙或道观里的人,也可泛指在家修行的人。

枯株(kū zhū)的意思:指已经枯死的树木或植物,比喻已经没有生命力或没有发展前途的人或事物。

闻道(wén dào)的意思:指通过听闻他人的道德品质、学识修养等方面的优点,来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学识水平。

渊明(yuān míng)的意思:渊博明智,学识深广。

东坡居士(dōng pō jū shì)的意思:指以苏东坡为代表的文人墨客,形容他们以居士自居,不拘泥于世俗之事,专心于文学艺术。

注释
渊明:陶渊明,东晋诗人,以隐逸著称。
避俗:避开世俗生活。
未闻道:还未领悟到人生的大道理。
闻道:领悟大道。
此是:这正是。
东坡居士: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身似:身体如同。
枯株:枯死的树木。
心似水:内心如水般清澈。
此非:这并非。
更谁闻:还有谁能够听到。
翻译
陶渊明避开世俗还未领悟大道,这是苏东坡先生所说。
他的身体如同枯木,内心却如流水,若非得道之人,又有谁能理解他呢?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辛弃疾对陶渊明诗歌的评析和感悟。他以渊明为例,指出陶渊明虽然远离尘世以避俗,但似乎并未真正达到“闻道”的境地。诗人将自己的心境与渊明相比较,描述自己身体如枯木般静止,内心却如流水般深沉,暗示自己虽身处乱世,但心境超越世俗,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他认为,如果连自己这样的人都未能真正领悟大道,那么在当时的社会中,恐怕就很难再找到像渊明那样“闻道”的人了。整首诗表达了词人对陶渊明的敬仰以及对自己孤独求道的感慨。

作者介绍
辛弃疾

辛弃疾
朝代:宋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140-1207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著有《美芹十论》、《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
猜你喜欢

黄岭满题

石室云门启洞房,汉柑园在未全荒。

青山到处堪为主,黄岭从予好姓王。

(0)

阳江环翠堂中留题四首·其四

庭前松竹翠交加,隐几悠然草白麻。

九转未能论出世,只凭虚室寄烟霞。

(0)

题画·其四海棠

着雨靓浓妆,含风散清馥。

舞蝶谩翻翻,花神睡未足。

(0)

桂树·其三

偃蹇凌秋色,芳菲送晚花。

殷勤谢桃李,何处竞春华。

(0)

庚午春兴四首时在彭泽江上·其一

青郊迎气转鸿钧,玉律初回禹甸春。

行客不知梅节换,东风惟见柳条新。

江湖目极心偏切,池草诗成梦更亲。

笑煞洛阳裁胜者,看花犹是昔年人。

(0)

山癯老人九景诗和毕松坡大宰韵·其一长林社谕

步屧风林春事深,田家结社几相寻。

每从更老宣皇谕,稍罄江湖恋阙心。

帗舞观时分柘影,丛祠祭罢对枌阴。

诙谐割肉论陈事,潦倒能辞霜鬓侵。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谢薖 李希圣 柳永 林逋 李觏 朱彝尊 彭孙遹 萧纲 吴藻 陈邦彦 李流芳 皮日休 曹彦约 沈约 李峤 何绍基 周霆震 张舜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