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草莱(cǎo lái)的意思:指不合时宜的言行举止,不得体的行为。
场屋(chǎng wū)的意思:指虚伪、假装的样子或行为。
朝廷(cháo tíng)的意思:指国家政权的中心,也可以指官方机构或政府。
成材(chéng cái)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经过培养、训练或努力后,取得成功,达到预期目标。
定格(dìng gé)的意思:指事物停止运动或发展,停留在某个固定的状态或阶段。
更期(gēng qī)的意思:更期指的是改变期限或时间。通常用来形容推迟或改变计划、约定的情况。
平坦(píng tǎn)的意思:形容平凡无奇,没有特色或特点。
儒行(rú xíng)的意思:指儒家的行为和作风,即儒家的道德修养和行为准则。
天街(tiān jiē)的意思:指天空中的道路,比喻极高的境地或理想境界。
文藻(wén zǎo)的意思:形容文章或言辞的文采非常出色。
洗濯(xǐ zhuó)的意思:洗涤衣物。
相随(xiāng suí)的意思:相互跟随,彼此陪伴
英华(yīng huá)的意思:指优秀的才华、精湛的技艺。
御史(yù shǐ)的意思:古代中国官制中的一种职位,负责监察官员的行为,维护社会秩序。
诸生(zhū shēng)的意思:指众多的学生或学者。
诛锄(zhū chú)的意思:消灭、铲除、清除坏人或坏事物。
足用(zú yòng)的意思:足够使用或满足需求
- 翻译
- 回忆起当初接到圣旨的时刻,红烛照耀着御史的到来。
考场中欣喜遵循新的规则,朝廷期待看到已经成熟的才子。
铲除危险与异端回归平和,洗净精英从民间崛起。
文采斐然的学子们足够出色,更期待他们的品行如骞回般高尚。
- 注释
- 初怀:初次接到圣旨的心情。
诏下:皇帝的圣旨下达。
天街:京城的大道。
红烛:象征皇室权威的红色蜡烛。
御史:古代官职,负责监察。
场屋:科举考试场所。
新定格:新的考试规则。
朝廷:中央政府。
已成材:指已经具备应试能力的才子。
诛锄:铲除,清除。
险异:危险或异端的思想。
归平坦:回归平稳和谐。
洗濯:清洗,比喻净化。
草莱:乡野,未开化的地区。
文藻:文章的华丽辞藻。
诸生:众多学子。
足用:足够优秀。
儒行:儒家的品行。
比骞回:比喻品行高尚,如同骞回(古代神话中的大鹏鸟)展翅高飞。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孔武仲的作品,名为《试院书事呈子骏明叔三篇(其一)》。诗中描绘了一位官员在京城接受皇帝诏命的情况,以及他对即将到来的朝廷考试充满信心。
"忆初怀诏下天街,红烛相随御史来。"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接到皇帝诏书的记忆,那时的场景是皇帝的使者带着红色的蜡烛,象征着权威和正式性。
"场屋喜遵新定格,朝廷思见已成材。" 这两句则展现了诗人对即将到来的考试充满期待,他相信自己已经具备了合格的能力和素质,是朝廷所渴望的人才。
"诛锄险异归平坦,洗濯英华出草莱。" 诗中的这两句描绘了一种理想状态,即通过考试将不平、不正的现象纠正过来,使得人才能够脱颖而出,展现他们的才能。
"文藻诸生皆足用,更期儒行比骞回。"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文学和儒家学说的重视,以及他希望自己能像古代贤才一样,为国家所用,并以此为荣耀。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诗人通过对往事的回忆和对未来考试的期待,展现了对个人才能的自信以及对仕途生活的热爱。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