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漫咏三首·其一》
《漫咏三首·其一》全文
清 / 姚鼐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周道既已敝,儒术犹未沦。

暴君代作孟子戒思申。

得国容有之,天下必以仁。

法本商鞅,日以虏使民。

竟能一四海,《诗书》厝为薪

发难以刬除,藉始项与陈。

笔吏相汉,法令惟所遵。

王霸杂用之,叔孙圣人

盛衰隆污治道何由醇。

焉知百世后,不有甚于秦。

天道且日变,民生苦辛

所以佛法来,贤知委身

超然世外闻见泯泯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百世(bǎi shì)的意思:百世意为百代,表示永恒、久远。

暴君(bào jūn)的意思:指统治者或领导者以暴力和残忍手段统治人民的君主或者统治者。

笔吏(bǐ lì)的意思:指书吏、文书工作人员,也指官吏的下属。

不有(bù yǒu)的意思:没有,没有存在或拥有某种东西

超然(chāo rán)的意思:超越尘世,超脱于尘俗之外。

代作(dài zuò)的意思:代替他人完成工作或任务。

得国(de guó)的意思:指一个人或团体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得权力或地位。

法令(fǎ lìng)的意思:法令是指国家或政府颁布的法律和命令。

法本(fǎ běn)的意思:指法律、法规的根本、基础。

发难(fā nàn)的意思:指挑衅、挑起争端或争斗。

佛法(fó fǎ)的意思:佛教的教法和教义。

国容(guó róng)的意思:指国家的面貌和形象。

何由(hé yóu)的意思:何以,从何处。表示不知道或无法确定事物的来源。

既已(jì yǐ)的意思:已经,已经发生或完成。

苦辛(kǔ xīn)的意思:形容经历了辛苦和痛苦。

隆污(lóng wū)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的好坏程度极端,没有中间状态。

虏使(lǔ shǐ)的意思:指被俘虏的敌方将领被迫成为使者,代表敌方国家与自己国家进行交流。

孟子(mèng zǐ)的意思:指有德行高尚、学问渊博的人。

泯泯(mǐn mǐn)的意思:泯泯指完全消失或彻底失去。形容事物不复存在或不可恢复。

民生(mín shēng)的意思:指人民的日常生活和生计。

难以(nán yǐ)的意思:困难、不容易

儒术(rú shù)的意思:指儒家学说中的思想、理论和技艺。

盛衰(shèng shuāi)的意思:形容事物兴盛和衰落的过程。

圣人(shèng rén)的意思:指具有高尚品德、智慧卓越的人

使民(shǐ mín)的意思:使百姓安居乐业,享受幸福生活。

诗书(shī shū)的意思:指文学艺术方面的知识和才能。

世外(shì wài)的意思:世外意指远离尘嚣的世界,指的是远离尘世、宁静幽远的地方。

叔孙(shū sūn)的意思:指叔父和侄子之间的亲属关系。

四海(sì hǎi)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广阔的天地。也表示四面八方、各个地方。

所以(suǒ yǐ)的意思:因此,由此推断出的结果。

天下(tiān xià)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全国或全境。

天道(tiān dào)的意思:指自然界的规律和道理,也指上天的旨意。

王霸(wáng bà)的意思:指横行霸道,无视法纪,以权势欺压他人。

委身(wěi shēn)的意思:全身投入,毫无保留地奉献自己

为薪(wéi xīn)的意思:为了一点微薄的报酬而劳累

闻见(wén jiàn)的意思:指听到或知道消息、传闻。

贤知(xián zhī)的意思:贤明而有才智的人

有甚(yǒu shèn)的意思:有何事情

杂用(zá yòng)的意思:指随意使用或混合使用不同的方法、手段或事物。

治道(zhì dào)的意思:治理国家、社会的道路和方法。

周道(zhōu dào)的意思:指道德高尚,行为正直,举止端庄的品德风范。

鉴赏

此诗《漫咏三首(其一)》由清代诗人姚鼐创作,通过对比历史上的不同政权和治国理念,探讨了治国之道的演变与困境。

首句“周道既已敝,儒术犹未沦”,指出周朝的治理方式已经衰败,但儒家的治国思想并未完全消失。接着,“暴君方代作,孟子戒思申”描绘了暴政者的兴起,并引用孟子的警告,强调仁政的重要性。

“得国容有之,天下必以仁”表达了得到国家统治权时应秉持仁德的思想,认为这样天下才能安定。随后,“秦法本商鞅,日以虏使民”转折至秦朝,批评其严苛的法律对民众的压迫,以及焚烧《诗经》《尚书》等儒家经典。

“发难以刬除,藉始项与陈”提到秦朝的暴政引发的反抗,如陈胜、吴广起义。接下来,“刀笔吏相汉,法令惟所遵”描述了汉初的法律制度,强调法律的制定与执行。

“王霸杂用之,叔孙为圣人”指出汉朝初期采用王道与霸道相结合的治国策略,叔孙通被视为圣人。之后,“盛衰益隆污,治道何由醇”感叹治国之道在兴衰中不断变化,难以达到理想状态。

最后,“焉知百世后,不有甚于秦”提出疑问,不知百年后是否会出现比秦更严重的暴政。接着,“天道且日变,民生弥苦辛”指出自然与社会的变化,人民生活日益艰辛。最后,“所以佛法来,贤知皆委身。超然思世外,闻见同泯泯”表达了佛教的兴起,贤者投身其中,超脱世俗,寻求心灵的平静。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治国理念的对比与反思,探讨了治国之道的复杂性与挑战,以及在面对社会变迁时,如何寻找平衡与和谐。

作者介绍
姚鼐

姚鼐
朝代:清   字:姬传   籍贯:安徽桐城   生辰:nài)(1731~1815

姚鼐(nài)(1731~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安徽桐城人。清代著名散文家,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乾隆十五年(1750)中江南乡试,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授庶吉士,三年后散馆改主事,曾任山东、湖南副主考,会试同考官。三十八年(1773)入《四库全书》馆充纂修官,三十九年秋借病辞官。
猜你喜欢

九月十四日夜月明如昼敬想合宫竣事志喜而作

纤尘不动月流空,云绕昆仑想合宫。

蝉冕侍祠三事列,鸡竿赐赦九州同。

裁仪丙巳尊容典,肇祀庚寅识圣功。

田野老臣察天意,夜深频起候西风。

(0)

宫词一百首·其四十八

狄家天使夜行边,穆卜亲占百字钱。

五岭共看蕃落马,便将时雨洗蛮烟。

(0)

宫词一百首·其五十一

玉辇三朝奉至尊,并开朱邸傍金门。

绿车日日朝慈寿,亲见含饴庆弄孙。

(0)

兴唐寺闻钟

兴唐钟刻无夫字,久欲摩挲与细论。

归棹未容酬此志,一声烟霭又黄昏。

(0)

表兄知府郎中张公挽诗三首·其二

淼淼沅江路,犹迟皂盖临。

但疑三甲起,那识二毛侵。

北海樽罍在,南园草木深。

水亭风月夜,八咏想遗音。

(0)

胡夫人挽诗·其二

晚岁根尘净,端由志节隆。

敛身遵七诫,弹指悟三空。

此日伤朝露,何人赋凯风。

我方司汗简,盍载女师中。

(0)
诗词分类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诗人
奚贾 淮上女 杨适 周兴嗣 顾鼎臣 项圣谟 上官均 李遵勖 徐昌图 赵光逢 阎修龄 冯宿 刘光第 张融 曹一士 汤思退 殷英童 周孚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