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厌(bù yàn)的意思:不感到厌烦,不厌倦。
趺坐(fū zuò)的意思:指盘腿坐下,双脚交叉放在大腿上。
公能(gōng néng)的意思:公能指公正有能力。形容人具备公正、能力和才干。
孤村(gū cūn)的意思:指偏僻孤立的村庄,也用来形容一个人处境孤独,缺乏支持和帮助。
灌木(guàn mù)的意思:比喻人才浅薄或知识不广博。
空林(kōng lín)的意思:指树木凋零,森林荒芜,没有生气。
琅玕(láng gān)的意思:形容珍贵、美好的东西。
鸣蝉(míng chán)的意思:指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表达自己的意见或感受。
蒲团(pú tuán)的意思:指坐垫、座垫,也比喻坐得稳当、安稳。
野蔌(yě sù)的意思:指在野外生长的蔬菜或野菜,也比喻不受拘束的自由状态。
幽兰(yōu lán)的意思:指人或事物在清雅、高洁的环境中成长,保持纯洁的品质和高尚的气质。
杂佩(zá pèi)的意思:形容人的品德或行为不正派,不正直。
斋供(zhāi gòng)的意思:指虔诚地供奉神佛或祖先的食物、饮品等。
支公(zhī gōng)的意思:指出使人明白事理的人或事物。
- 鉴赏
这首明代佘翔的诗《夏日集普德寺竹林》描绘了夏日竹林中的静谧与清凉。诗人"趺坐"在琅玕(竹子)之间,感受到即使在炎热的夏季,竹林也带来了一丝凉意。他以清简的斋食款待朋友,仅是野外的野蔬,却显得自然雅致,而身上佩戴的幽兰香包更增添了诗意。
灌木丛中蝉鸣声稀,说明环境宁静,过雨后的小村庄更显孤独而清新。诗人借用支公的典故,表达出普德寺主人对客人的热情好客,即使蒲团简陋,也不妨碍他们品茶论道,享受这份竹林之乐。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典故的运用,展现了夏日竹林聚会的闲适与禅意。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