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壑媚春鳞,薄霄愧秋隼。
崖屋已静便,祗园复恬引。
尘外(chén wài)的意思:指远离尘世纷扰的安静和宁静。
方内(fāng nèi)的意思:指在一个有限的范围内,不外出、不外行。
会得(huì de)的意思:指能够领会、理解某种道理、道理的人。
金轮(jīn lún)的意思:金轮指的是佛教中的一种神器,也被用作比喻。在佛教中,金轮是佛陀所持的一种武器,象征着智慧和力量。在成语中,金轮意味着强大的力量和威力。
镜光(jìng guāng)的意思:指镜子里的光亮,比喻事物的表面现象或者虚有其表的美好。
静便(jìng biàn)的意思:保持安静,不打扰他人。
开畅(kāi chàng)的意思:直截了当地表达观点或意见,不绕弯子
旷志(kuàng zhì)的意思:形容志向远大,雄心壮志。
劳歌(láo gē)的意思:努力工作,欢欣歌唱。
理会(lǐ huì)的意思:关心、注意、重视
灵根(líng gēn)的意思:指人的悟性、才智、天赋等方面的优秀品质。
轮相(lún xiāng)的意思:相互轮换、交替出现
名利(míng lì)的意思:指名声和利益。名利是指人们追求的声誉和财富,常用来表示人们对名望和利益的追求和渴望。
芊绵(qiān mián)的意思:形容柔软、细腻、柔和。
丘壑(qiū hè)的意思:形容地势崎岖、起伏不平的山地。
山水(shān shuǐ)的意思:指自然风景,也用来形容艺术作品或人物的美丽和高尚。
沈照(shěn zhào)的意思:形容人情绪低落,心情沉重。
无朕(wú zhèn)的意思:没有我
逍遥(xiāo yáo)的意思:形容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无所羁绊。
玄准(xuán zhǔn)的意思:非常准确或精确的判断或预测。
烟树(yān shù)的意思:指烟雾缭绕的景象,也用来形容大火燃烧时升起的浓烟。
缨组(yīng zǔ)的意思:指战争中指挥军队的将领,也泛指掌管大事的人。
玉镜(yù jìng)的意思:比喻女子的美貌。
云峰(yún fēng)的意思:云峰是一个形容词成语,意思是高耸入云的山峰,也用来形容人的才华、能力等非常突出。
照烛(zhào zhú)的意思:用蜡烛照亮,比喻揭露真相或暴露事物的本质。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石屋洞到法相寺途中,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悟与内心情感的流露。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对比手法,展现了诗人对自由与束缚、自然与世俗、理想与现实之间复杂关系的思考。
首句“旷志忆逍遥”,表达了诗人向往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渴望摆脱世俗的束缚,追求心灵的解放。接下来,“劳歌厌囚窘”则通过反衬手法,强调了诗人对忙碌生活和拘束状态的厌倦,进一步凸显了其对自由的渴望。
“纵壑媚春鳞,薄霄愧秋隼”两句,以鱼儿在深谷中欢快游动与隼鸟在高空中翱翔作比,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含了对自己无法达到如此境界的自谦与愧疚。
“厌彼方内游,夙此尘外轸”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当前生活的不满,以及对远离尘世、追求精神世界的渴望。接下来的“每挹山水辉,都使名利尽”表明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以及在其中找到心灵慰藉,从而让名利之心得以消散。
后半部分,诗人描绘了沿途的自然风光:“烟树杳芊绵,云峰互亏隐”,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山林间的朦胧美,以及云雾缭绕的山峰,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接着,“崖屋已静便,祗园复恬引”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宁静与和谐,仿佛是心灵的避风港。
“金轮相自圆,玉镜光犹蕴”运用了比喻,将太阳和月亮比作金色和玉色的圆盘,暗示了时间的流转与自然的永恒。而“沈照烛灵根,依方护玄准”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法则的敬畏与追求,认为自然界的规律如同烛光照亮心灵深处,指引着正确的道路。
最后,“理会得有充,神开畅无朕”表明了诗人通过与自然的亲近,获得了精神上的满足与释放,心灵得到了真正的自由。尽管仍被世俗的束缚所牵绊,但诗人的内心已经达到了一种超越物质层面的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由、自然与精神世界追求的深刻思考,以及在面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时的复杂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