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曾堕人计,图安卒成忧。
顾于一日间,无羡斯无求。
不然(bù rán)的意思:表示否定,表示不同意或不同情况下的结果。
封君(fēng jūn)的意思:指君主对功勋卓著的臣子进行封赏,赋予高位或爵位的行为。
古逸(gǔ yì)的意思:古老而优雅,形容文化或风格古朴高雅。
何曾(hé zēng)的意思:表示事物已经过去,不再存在或不再发生。
靖节(jìng jié)的意思:指保卫国家、捍卫正义、守护节日等的行为。
沮溺(jǔ nì)的意思:形容心情沮丧、困惑。
日间(rì jiān)的意思:白天,指阳光下的时间段。
商山(shāng shān)的意思:商山指的是商朝时期的商山,也可以泛指商朝时期的商国。在成语中,商山代表了商朝时期的繁荣和昌盛。
孰与(shú yǔ)的意思:指两者之间的优劣或胜负关系。
四皓(sì hào)的意思:指四位品德高尚、学识渊博的人。
下视(xià shì)的意思:低头看
逸民(yì mín)的意思:指追求自由自在、不拘束的生活方式的人。
夷齐(yí qí)的意思:指平等、平衡,也指不分高低贵贱。
衣褐(yì hè)的意思:指穿着简陋、破旧的衣服,形容生活贫困或身份低微。
一日(yī rì)的意思:形容进步非常迅速,发展迅猛。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的作品,他以东坡在惠州生活困顿为背景,表达了对苏轼处境的同情,并借苏轼和陶渊明的典故来抒发感慨。诗中提到“四皓逃商山”的隐逸故事,暗示苏轼选择避世,然而即使如夷齐这样的古代高士,对周朝的俸禄仍有羞耻感,暗示苏轼的困境并非出于自愿。接着,诗人批评那些轻易落入他人算计的人,指出苏轼原本无意追求安稳,却因此陷入忧虑。最后,诗人拿陶渊明与沮溺相比,表示苏轼的清高不群,即使在贫困中,他的志向和追求并未改变。
整首诗通过历史人物的映射,展现了苏轼在逆境中的坚守和无奈,以及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权谋的讽刺。赵蕃的诗笔触细腻,情感深沉,具有鲜明的历史感和哲理意味。
廉生心性如野鸥,前生恐是王子猷。
城居一载困炎热,夜梦泛雪乘扁舟。
扁舟一叶凌寒水,更著壶觞箬篷底。
鼓枻疑过柳港边,乘潮似出沙洲嘴。
月华雪色冰玉同,粼粼万顷涵晴空。
虚明上接元气白,皓彩直与银河通。
故人山阴无茅屋,何处重寻剡溪曲。
惟应赤壁鸣皋仙,夜半横江慰幽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