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两头(liǎng tóu)的意思:既要兼顾两个方面或两个对象,不能偏袒一方。
茫然(máng rán)的意思:形容心神迷惘,不知所措。
菩提(pú tí)的意思:指佛教中的菩提树,比喻佛法的真理和智慧。
迁流(qiān liú)的意思:迁流指的是人或动物因为种种原因而迁徙、流动。
随照(suí zhào)的意思:按照,依照
无端(wú duān)的意思:没有理由、没有根据、毫无道理
昔时(xī shí)的意思:昔时指过去的时候,表示与现在相对比的过去时光。
相求(xiāng qiú)的意思:相互寻求,互相请求。
一念(yī niàn)的意思:一念指的是一瞬间的念头或想法。
知见(zhī jiàn)的意思:知道和看到的事物,指所知所见。
自性(zì xìng)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本身的特性、性格、本质。
祖师(zǔ shī)的意思:祖先的师傅,指某一领域的创始人或权威人物。
- 注释
- 无端:无缘无故。
知见:见解。
著相:执着形象。
菩提:觉悟。
情存:情感中若有。
一念:一丝。
昔时:过去。
迷:迷惑。
自性:自身的本质。
觉源体:觉知的本源。
随照:随着外在观念。
枉迁流:错误地流转。
祖师室:祖师的教诲。
茫然:迷茫。
趣两头:走向两个极端。
- 翻译
- 无缘无故产生见解,执着形象追求觉悟。
情感中若有一丝领悟,为何还会陷入过去的迷惑。
自身的觉知本源,却因外在观念而流转。
如果不深入祖师的教诲,就会迷茫于两个极端。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僧人智常所作,名为《偈》。诗中的语言简洁而深刻,透露出禅宗追求顿悟的特色。
"无端起知见,著相求菩提。"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突然生起的一种觉悟和对佛道的追求。这里的“无端”意味着没有具体原因或契机,“起知见”则是指对真理的直观理解。而“著相求菩提”则是在这种理解下,寻求菩提(即觉悟)的过程。
"情存一念悟,宁越昔时迷。" 这两句强调了一种超脱尘世情感的顿悟体验。诗人认为,只要有一念之转,即可超越过去的迷茫状态。
"自性觉源体,随照枉迁流。" 此处“自性觉”指的是对自身本质的觉知,而“源体”则是这种觉悟的根本。“随照枉迁流”则表达了在日常生活中,如镜子般映照出世间万象,但又不为之所动。
"不入祖师室,茫然趣两头。" 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一种超越传统佛法教义的态度,不再受限于既有的智慧殿堂(祖师室),而是在一种茫茫然中寻找自己的道路,即“趣两头”。
整首诗体现了禅宗强调个人实践和直接经验的特点,通过对自性的深刻理解,达到一种超越世俗束缚的自由状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渔歌子·楚山青
楚山青,湘水渌,春风澹荡看不足。
草芊芊,花簇簇,渔艇棹歌相续。
信浮沉,无管束,钓回乘月归湾曲。
酒盈尊,云满屋,不见人间荣辱。
荻花秋,潇湘夜,橘洲佳景如屏画。
碧烟中,明月下,小艇垂纶初罢。
水为乡,蓬作舍,鱼羹稻饭常餐也。
酒盈杯,书满架,名利不将心挂。
柳垂丝,花满树,莺啼楚岸春天暮。
棹轻舟,出深浦,缓唱渔郎归去。
罢垂纶,还酌醑,孤村遥指云遮处。
下长汀,临深渡,惊起一行沙鹭。
九疑山,三湘水,芦花时节秋风起。
水云间,山月里,棹月穿云游戏。
鼓清琴,倾渌蚁,扁舟自得逍遥志。
任东西,无定止,不议人间醒醉。
《渔歌子·楚山青》【宋·李珣】楚山青,湘水渌,春风澹荡看不足。草芊芊,花簇簇,渔艇棹歌相续。信浮沉,无管束,钓回乘月归湾曲。酒盈尊,云满屋,不见人间荣辱。荻花秋,潇湘夜,橘洲佳景如屏画。碧烟中,明月下,小艇垂纶初罢。水为乡,蓬作舍,鱼羹稻饭常餐也。酒盈杯,书满架,名利不将心挂。柳垂丝,花满树,莺啼楚岸春天暮。棹轻舟,出深浦,缓唱渔郎归去。罢垂纶,还酌醑,孤村遥指云遮处。下长汀,临深渡,惊起一行沙鹭。九疑山,三湘水,芦花时节秋风起。水云间,山月里,棹月穿云游戏。鼓清琴,倾渌蚁,扁舟自得逍遥志。任东西,无定止,不议人间醒醉。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91267c699609d530409.html
蟾宫曲 梦中作
敝裘尘土压征鞍,鞭倦袅芦花,弓箭萧萧,一径入烟霞,动羁怀,西风禾黍,秋水蒹葭,千点万点,老树寒鸦,三行两行,写长空历历,雁落平沙,曲岸西边,近水湾鱼网纶竿钓,断桥东壁,傍溪山竹篱茅舍人家,见满山满谷,红叶黄花,正是凄凉时候,离人又在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