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甫死数月,家贫不能葬。
其子泣告予,听之为惆怅。
应有郭元振,钱送几万镪。
应有柳仲涂,金馈几千两。
子瞻酸寒儒,绢且四十丈。
彼但抽毡毛,此已归泉壤。
奔走(bēn zǒu)的意思:指匆忙奔跑,形容忙碌劳累。
鄙语(bǐ yǔ)的意思:鄙视的言辞或语言
薄少(báo shǎo)的意思:形容人才华出众、学问渊博。
不能(bù néng)的意思:表示不行、不可以、无法等意思,强调做某事的限制或禁止。
惆怅(chóu chàng)的意思:心情郁闷、烦恼不安。
动念(dòng niàn)的意思:指内心起了变化或产生了某种念头。
父党(fù dǎng)的意思:指父亲和儿子都参加同一个政党或组织。
高闳(gāo hóng)的意思:指人的声音洪亮、宏亮,形容说话声音宏大嘹亮。
故人(gù rén)的意思:故人指的是旧时的朋友或熟悉的人,也可以用来形容过去的事情或往事。
归泉(guī quán)的意思:指水流回归泉源,比喻人回到本来的地方,或事物回到最初的状态。
寒儒(hán rú)的意思:指贫穷的儒者,形容学问深博而生活贫困。
豪爽(háo shuǎng)的意思:形容性格开朗、豪放大方的人。
见情(jiàn qíng)的意思:根据情况而行动或处理事情
今日(jīn rì)的意思:今天;现在
扣门(kòu mén)的意思:指在门外敲门,等待门内的人开门。
廉吏(lián lì)的意思:指廉洁正直的官员或公务员。
满眼(mǎn yǎn)的意思:形容充满眼前,无法避免或忽视。
勉强(miǎn qiǎng)的意思:勉强指勉力而为,勉力去做一件事情。
念想(niàn xiǎng)的意思:对某人或某事的思念和想念之情。
清廉(qīng lián)的意思:指人的品行正直,不贪污受贿,不为私利所动。
情谊(qíng yì)的意思:情谊指的是深厚的感情和友谊。
泉壤(quán rǎng)的意思:指泉水的源头和土地的表面,比喻事物的根本或基础。
饶裕(ráo yù)的意思:形容富裕、丰富、充足。
酸寒(suān hán)的意思:形容心情不好,感觉寒冷和不舒服。
所事(suǒ shì)的意思:指自己的事情、自己的事务。
五百(wǔ bǎi)的意思:指数量较大,形容数量众多。
相仿(xiāng fǎng)的意思:相似或相近。
意气(yì qì)的意思:形容人精神饱满,斗志昂扬,充满自信和活力。
应有(yīng yǒu)的意思:应该有的,理应拥有的
在世(zài shì)的意思:指一个人还活着,尚未去世。
真实(zhēn shí)的意思:真实指的是事物的本质和真实性。
知识(zhī shí)的意思:指一个人的知识非常广博,涵盖面广,深度深。
之子(zhī zǐ)的意思:指父母的孩子,也可以指某人的儿子。
倜傥(tì tǎng)的意思:形容人的风采或气质非常出众,豪放不羁。
伫看(zhù kàn)的意思:伫立观望、长时间地站着看。
子曰(zǐ yuē)的意思:子曰是指孔子的言论。子曰意为“孔子说过”或“孔子曾经说过”。
资财(zī cái)的意思:指财产、财富或金钱。
人之子(rén zhī zǐ)的意思:指人类后代,也可以指人类。
这首元代诗人吴澄的《赠人求赙》诗,以朴实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描绘了一位父亲去世后,家庭贫困无法安葬,儿子向亲友求助的情景。诗中通过描述父亲生前的慷慨豪爽与死后亲友的哀悼之情,展现了深厚的亲情与友情,以及对逝者的怀念与尊重。
诗的开篇即点明了主题:“德甫死数月,家贫不能葬。”简短有力,直接揭示了故事背景。接着,“其子泣告予,听之为惆怅。”一句,不仅表现了儿子的悲痛,也引起了读者的共鸣,让人感同身受。
接下来,诗人转向对父亲生前形象的描绘:“予谓其子曰,今日汝宜往。汝父在世时,满眼知识广。”通过儿子的回忆,勾勒出一个博学多才、为人豪爽的父亲形象。这种正面的描绘,为后文亲友的慷慨相助埋下了伏笔。
“高闳惯奔走,所事尽豪爽。”进一步强调了父亲的社交能力和性格特点,他不仅在社会上广结善缘,而且行事大方,深受人们的喜爱和尊敬。
“资财既饶裕,意气亦倜傥。”则从经济和精神两个层面,展现了父亲的富足生活和洒脱不羁的性格,为下文亲友的捐赠提供了物质基础。
“故人之子至,宁不动念想。”一句,表达了父亲生前与众多朋友的深厚情谊,即使在离世之后,这些朋友仍会因为他的去世而感到哀伤,体现了人性中的温暖和情感的延续。
“生死见情谊,真实非勉强。”强调了友情和亲情的真实性和自然性,不是因为某种外在压力或利益关系,而是出于内心深处的真情实感。
最后,诗人提出了具体的帮助方式:“应有郭元振,钱送几万镪。应有柳仲涂,金馈几千两。尧夫清廉吏,麦且五百饟。子瞻酸寒儒,绢且四十丈。”通过列举不同身份的朋友可能提供的帮助,展现了社会各阶层人士对于逝者家属的关怀和支持。
“彼但抽毡毛,此已归泉壤。”这一对比,既是对父亲生前慷慨性格的赞美,也是对逝者最终回归自然的感慨,蕴含着对生命循环的理解和接纳。
“汝其试扣门,伫看赙盈帑。”鼓励儿子勇敢地寻求帮助,期待亲友的慷慨解囊,共同完成对父亲的最后敬意。
“予助嗟薄少,忝作汝父党。”诗人自谦地表示自己所能提供的帮助微不足道,但愿意作为父亲的朋友,一同分担这份哀伤。
“苏诗赠季明,鄙语谩相仿。”结尾处引用苏轼的诗句,不仅增加了诗意的深度,也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哀思和对友情的珍视,以一种谦逊的态度,将自己与古人的情感相连接,传递出跨越时空的共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人物刻画,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生死、亲情、友情的深刻理解和尊重,以及在面对困难时人们之间的相互支持与帮助,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