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杂(bù zá)的意思:纯粹不杂乱,简单明了。
城廓(chéng kuò)的意思:
见“ 城郭 ”。
当年(dàng n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某个时期,常用来回忆过去的事情或描述当时的情况。
定光(dìng guāng)的意思:指事物稳定不变,光明无暇。
多生(duō sh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在一生中经历了多次轮回转世,多次投胎。
高风(gāo fēng)的意思:指高尚的风气和崇高的品质。
海滨(hǎi bīn)的意思:指海边或沿海地区。
寒谷(hán gǔ)的意思:形容寒冷、荒凉的山谷,也比喻人的境遇困苦、孤寂。
喉舌(hóu shé)的意思:指发表言论、传达信息的媒介或代言人。
淮海(huái hǎi)的意思:淮海是指淮河和长江之间的地区,也可以引申为广阔的平原或辽阔的海洋。
幻观(huàn guān)的意思:形容景象美丽、奇妙,超乎寻常。
经营(jīng yíng)的意思:指管理、经营事物或从事商业活动。
六月(liù yuè)的意思:形容天气异常寒冷,与季节不符。
弄笔(nòng bǐ)的意思:指随手拿起笔来玩耍,没有用途或目的。
梦幻(mèng huàn)的意思:形容事物虚幻不实,如同梦境一般。
南台(nán tái)的意思:指官方机构或学术机构。
逆鳞(nì lín)的意思:逆鳞是指龙的鳞片,表示一个人最敏感、最不能容忍的地方。引申为触怒某人的敏感点或忌讳,比喻得罪了某人,惹怒了某个强大的存在。
年来(nián lái)的意思:指多年以来的时间。
譬如(pì rú)的意思:用来比喻或举例说明。
僻远(pì yuǎn)的意思:指地理位置偏远、与世隔绝的地方。
三语(sān yǔ)的意思:指能通晓三种语言的人。
三伏(sān fú)的意思:指夏季的三个“伏天”,即初伏、中伏和末伏。
刹竿(shā gān)的意思:指停止或中断某种活动或行为。
少待(shǎo dài)的意思:指尽量减少等待的时间,尽快行动或采取行动。
身外(shēn wài)的意思:指超越个人私利,超脱尘世纷扰,追求高尚境界。
渑淄(miǎn zī)的意思:形容水流清澈明亮。
世世(shì shì)的意思:世世代代,代表了代际传承和家族延续。
岁月(suì yuè)的意思:岁月指的是时间的流逝和年岁的变迁。它常用来表达人生的短暂和岁月的无情。
题诗(tí shī)的意思:指为某人或某事写诗。
天作(tiān zuò)的意思:指自然界或神灵创造的奇迹或天然景观。
未必(wèi bì)的意思:不一定,可能不
五蕴(wǔ yùn)的意思:指人的身体和心灵所具备的五种方面的构成要素。
相妨(xiāng fáng)的意思:互相妨碍、互相干扰
笑谈(xiào tán)的意思:指轻松愉快的谈笑,不以认真或严肃为目的的谈话。
消磨(xiāo mó)的意思:消磨是一个动词,意思是通过时间的流逝或者持续的活动来减弱或消除某种感觉、能力或者状态。
烟霭(yān ǎi)的意思:指烟气和霭气,形容景物朦胧不清。
遥应(yáo yìng)的意思:远距离的回应或相互呼应
要知(yào zhī)的意思:要想知道、要了解。
议郎(yì láng)的意思:古代官员的职位,也指议事的人。
一枕(yī zhěn)的意思:一夜之间
一念(yī niàn)的意思:一念指的是一瞬间的念头或想法。
中有(zhōng yǒu)的意思:表示在某种事物或情况中存在着某种特定的内容、特征或要素。
朱颜(zhū yán)的意思:朱颜指的是红色的脸色,形容人的面色红润。
-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僧人释德洪所作,名为《次韵思禹思晦见寄二首(其二)》。诗中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对自然、社会的洞察。
首句“多生垢习消磨尽”,诗人表达了通过修行,去除人生中的种种烦恼和束缚,达到心灵纯净的状态。接着,“一念定光空五蕴”进一步阐述了内心的平静与清明,仿佛在说,通过专注一念,可以超越物质世界的束缚,达到精神的自由。
“尚能弄笔戏题诗,如钟殷床有馀韵”则展现了诗人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即使在修行的过程中,也能以轻松的心态创作诗歌,如同钟声悠扬,余音绕梁。
“南台烟霭隔重滩,城廓遥应认刹竿”描绘了一幅宁静而遥远的画面,南台烟雾缭绕,重滩之上,远处的城郭和佛塔隐约可见,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
“湘西六月失三伏,一枕窗风午簟寒”则是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夏天的酷热在湘西消失无踪,午后的微风从窗户吹入,带来一丝凉意,让人感受到季节变换的微妙。
“年来懒复嫌山浅,更欲移庵藏僻远”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不再嫌弃山的浅薄,而是希望在更僻静的地方建立庵堂,追求更加远离尘嚣的生活。
“又思喧寂不相妨,卧念当年三语阮”则体现了诗人对喧闹与寂静的包容态度,认为两者并不冲突,甚至可以相互补充,如同回忆起当年阮籍的言行,充满了深沉的思考。
“镜里朱颜岂长对,岁月去人宁少待”提醒人们时光易逝,青春不会永恒,应当珍惜当下,不要等待。
“是身已作梦幻观,肯复经营此身外”表明诗人已经将生命视为一场梦境,不再追求身外之物,而是专注于内心的修养和精神的成长。
“议郎材志堪逆鳞,笑谈解生寒谷春”赞扬了议郎的才华和志向,即使在艰难的环境中也能以轻松的态度面对,如同在寒冷的山谷中播下春天的种子。
“会看为天作喉舌,愿听高风淮海滨”表达了诗人希望议郎能够成为传达真理的使者,愿意倾听他在淮海滨的教诲。
“要知未必与世合,载之诣世世不答”则指出,尽管与世不合,但诗人仍然坚持自己的信念,不被世俗所左右。
“譬如瓶中有渑淄,虽与世混终不杂”最后以瓶子中的渑淄比喻,即使身处世俗之中,也不会被污染,保持自身的纯净和独立。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社会的独到见解,以及对内心世界和精神追求的执着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