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亭最孤绝,直入乱丛间。
《面川亭》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面 川 亭 宋 /文 同 幽 亭 最 孤 亭 ,直 入 乱 丛 间 。近 晚 独 来 此 ,有 谁 相 与 闲 。卷 帘 通 大 野 ,临 槛 数 前 山 。便 欲 教 携 酒 ,陶 然 踏 月 还 。
- 翻译
- 幽静的小亭最为孤独独特,直插入繁密的树林深处。
临近傍晚我独自来到这里,会有谁陪伴我一同悠闲呢?
我卷起窗帘让大自然尽收眼底,倚着栏杆数着眼前的山峦。
此刻真想带着美酒,悠然自得地踏着月色归去。
- 注释
- 幽亭:一个僻静的小亭子。
孤绝:非常孤立,无人打扰。
乱丛:茂密的树林。
近晚:傍晚时分。
相与:相伴,一起。
闲:悠闲,闲适。
卷帘:把窗帘卷起。
大野:广阔的野外。
临槛:靠着栏杆。
数:数着。
前山:眼前的山。
便欲:就想要。
携酒:带着酒。
陶然:愉快的样子,陶醉。
踏月:月下漫步。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合一的境界。"幽亭最孤绝,直入乱丛间"表明诗人独自一人来到了一处偏僻的亭子,这个环境被杂草所围绕,显得非常隐蔽和宁静。"近晚独来此,有谁相与闲"则透露出诗人的孤独感,他在黄昏时分独自来到这里,没有人可以陪伴,只有自然的景色。
"卷帘通大野,临槛数前山"描写了亭子的设计和周围环境。亭子里的窗帘被卷起,与外面的广阔野地相连,诗人坐在栏杆旁边,可以数着一座座前方的山峰。
最后两句"便欲教携酒,陶然踏月还"表达了诗人的心境。他想邀请朋友带上酒,一起在这样的环境中享受自然之美,陶醉于这份宁静之中,就像踏着月色回去一样,这里面的"月"可能是指月光下的景致,也可能是比喻诗人心中的那份清澈和安详。
整首诗通过对幽静环境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向往,以及他内心深处的宁静与满足。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多丽
景萧疏,楚江那更高秋。
远连天,茫茫都是,败芦枯蓼汀洲。
认炊烟,几家蜗舍,映夕照,一簇渔舟。
去国虽遥,宁亲渐近,数峰青处是吾州。
便乘取,波平风静,荃棹且夷犹。
关情有,冥冥去雁,拍拍轻鸥。
忽追思,当年往事,惹起无限羁愁。
拄笏朝来多爽气,秉烛夜永足清游。
翠袖香寒,朱弦韵悄,无情江水只东流。
柂楼晚,清商哀怨,还听隔船讴。
无言久,馀霞散绮,烟际帆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