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张 孝 廉 赴 举 唐 /皎 然 名 在 诸 生 右 ,家 经 见 素 风 。春 田 休 学 稼 ,秋 赋 出 儒 宫 。别 路 残 云 湿 ,离 情 晚 桂 丛 。明 年 石 渠 署 ,应 继 叔 孙 通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别路(bié lù)的意思:指与他人的道路分别,各自走不同的路。
残云(cán yún)的意思:指被风吹散的云彩,比喻已经逝去或消失的事物。
春田(chūn tián)的意思:指春季田地,比喻繁荣富饶、生机勃勃的景象。
桂丛(guì cóng)的意思:指许多优秀的人聚集在一起,形成一片繁荣的景象。
经见(jīng jiàn)的意思:见多识广,经验丰富。
离情(lí qíng)的意思:指离别时的深情厚意,离别情感。
明年(míng nián)的意思:明年指的是下一年,即即将到来的年份。
秋赋(qiū fù)的意思:秋天的赋诗或赋文,形容文采华美、情感深沉的作品。
儒宫(rú gōng)的意思:儒宫指儒家学说的殿堂,也指儒家的学府或学派。
石渠(shí qú)的意思:指行走时脚下的小溪流水声,比喻言辞或文章的流畅自然。
叔孙(shū sūn)的意思:指叔父和侄子之间的亲属关系。
素风(sù fēng)的意思:指人的品行纯朴、清白无暇。
休学(xiū xué)的意思:指学生因各种原因暂时停止学业。
学稼(xué jià)的意思:指学习农业知识,劳动养活自己。
诸生(zhū shēng)的意思:指众多的学生或学者。
- 翻译
- 名声在众儒生之上,家族传承着朴素的风尚。
春天在田间不是为了耕作,秋天从儒家学宫中完成赋税学习。
离别的路上残云湿润,离别的情感如同傍晚的桂花丛般浓厚。
明年的石渠阁官署,应该会继续叔孙通的学问传统。
- 注释
- 名:名声。
诸生:众多儒生。
右:之上。
家经:家族传统。
见素风:朴素的风尚。
春田:春天的田野。
休学稼:不以耕作为目的的学习。
秋赋:秋季的赋税学习任务。
儒宫:儒家学宫。
别路:离别的路途。
残云湿:雨后残留的湿润云彩。
离情:离别的情感。
晚桂丛:傍晚时分的桂花树丛。
明年:下一年。
石渠署:石渠阁官署,古代藏书或议政的地方。
应继:应当继承。
叔孙通:西汉初期的儒学学者,此处代指学问与传统。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皎然所作,名为《送张孝廉赴举》。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美好祝愿。
"名在诸生右,家经见素风。"
开篇即点明被送别之人在学术上已有成就,其家庭文化底蕴亦十分深厚。"名在诸生右"意味着该生已跻身于优秀之列,而"家经见素风"则展示了其家族的传统和修养。
"春田休学稼,秋赋出儒宫。"
这两句描绘了古代士人求学问道的情景。春天时休耕学习,秋天则是考试之季,从此可见诗中主人公对学业的重视和投入。
"别路残云湿,离情晚桂丛。"
这里流露出离别之情。"别路残云湿"描绘了分别时的愁云满目,而"离情晚桂丛"则通过晚秋桂花的意象传达了深沉的情感。
"明年石渠署,应继叔孙通。"
诗人在此处寄予厚望,预祝友人来年能在科举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如同历史上的叔孙通一样。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学业成就的点赞,表达了对朋友深情厚谊并对其未来充满期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