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梁三朝雅乐歌十九首·其十四》
《梁三朝雅乐歌十九首·其十四》全文
南北朝 / 沈约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铣]韵

行苇之微犹勿践。宁惟血气无身剪。

圣人之心微而显。千里之应出言善。

况遂豚鱼前典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出言(chū yán)的意思:说话,发表言论

前典(qián diǎn)的意思:指过去的典章制度或者法律条文。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圣人(shèng rén)的意思:指具有高尚品德、智慧卓越的人

豚鱼(tún yú)的意思:形容人愚昧无知或缺乏经验。

无身(wú shēn)的意思:没有身体或形体,也指没有实体、没有根据或没有依据。

行苇(xíng wěi)的意思:指人的行为像苇草一样摇摆不定,没有定见或主张。

血气(xuè qì)的意思:指人的精神、气概、豪情壮志。

鱼革(yú gé)的意思:比喻因势利导,根据形势变化而适应环境。

鉴赏

这首诗出自南北朝时期著名文学家沈约的《梁三朝雅乐歌十九首》中的第十四首。沈约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和比喻手法,展现了他对道德与政治关系的深刻思考。

“行苇之微犹勿践”,这句话以行走于细小的芦苇丛中不轻易踩踏为喻,强调了对细微事物的尊重和保护,寓意着在治理国家时,即使是小事也应当谨慎对待,不可轻忽。

“宁惟血气无身剪”,进一步强调了对生命的尊重,即使是在身体上,也不应随意伤害。这里隐含了对法律制度的呼吁,即法律应当保护所有生命,避免不必要的伤害。

“圣人之心微而显”,指出圣人的内心虽然深邃不易察觉,但其行为却能显现出高尚的品质。这反映了对道德领袖的崇敬,认为他们的行为应当成为社会的典范。

“千里之应出言善”,意味着即使是最遥远的地方,圣人的言语也能产生深远的影响,强调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及其传播的力量。

“况遂豚鱼革前典”,最后两句将话题转向具体的道德实践,指出应当遵循前人的典籍教导,善待动物(豚鱼),体现了对自然和谐共生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一系列的比喻和象征,探讨了道德、法律、领导力以及自然和谐等多方面的主题,展现了沈约对理想社会秩序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沈约

沈约
朝代:南北朝   字:休文   籍贯: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   生辰:441~513年

沈约(441~513年),字休文,汉族,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宋、齐、梁朝时期)文学家、史学家。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沈约是齐、梁文坛的领袖,学问渊博,精通音律,与周颙等创四声八病之说,要求以平、上、去、入四声相互调节的方法应用于诗文,避免八病,这为当时韵文的创作开辟了新境界。
猜你喜欢

塞上闻笛

一夜梅花笛里飞,冷沙晴槛月光辉。

北风吹尽向何处,高入塞云燕雁稀。

(0)

塞下曲·其五

城上画角哀,即知兵心苦。

试问左右人,无言泪如雨。

何意休明时,终年事鼙鼓。

(0)

齐.郁林王

强哀强惨亦从伊,归到私庭喜可知。

喜字漫书三十六,到头能得几多时。

(0)

琴曲歌辞.胡笳十八拍·其七第七拍

男儿妇人带弓箭,塞马蕃羊卧霜霰。

寸步东西岂自由,偷生乞死非情愿。

龟兹觱篥愁中听,碎叶琵琶夜深怨。

竟夕无云月上天,故乡应得重相见。

(0)

和牛相公题姑苏所寄太湖石兼寄李苏州

震泽生奇石,沈潜得地灵。

初辞水府出,犹带龙宫腥。

发自江湖国,来荣卿相庭。

从风夏云势,上汉古查形。

拂拭鱼鳞见,铿锵玉韵聆。

烟波含宿润,苔藓助新青。

嵌穴胡雏貌,纤铓虫篆铭。

孱颜傲林薄,飞动向雷霆。

烦热近还散,馀酲见便醒。

凡禽不敢息,浮壒莫能停。

静称垂松盖,鲜宜映鹤翎。

忘忧常目击,素尚与心冥。

眇小欺湘燕,团圆笑落星。

徒然想融结,安可测年龄。

采取询乡耋,搜求按旧经。

垂钩入空隙,隔浪动晶荧。

有获人争贺,欢谣众共听。

一州惊阅宝,千里远扬舲。

睹物洛阳陌,怀人吴御亭。

寄言垂天翼,早晚起沧溟。

(0)

啰唝曲六首·其二

借问东园柳,枯来得几年。

自无枝叶分,莫怨太阳偏。

(0)
诗词分类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诗人
胡深 徐俨夫 李元纮 石涛 高斌 刘安世 蒋瑎 姜宸英 珠帘秀 高崇文 丁立诚 皇甫谧 曾允元 张巡 源乾曜 于志宁 陈瑸 诸葛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