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听僧昭素琴》
《听僧昭素琴》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古风

至和攫醳至平按抑

知微妙声究竟从何出?

散我不平气,洗我不和心。

心知有在,尚复此微吟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tīngsēngzhāoqín
sòng / shì

zhìjuéaa7,zhìpíngàn

zhīwēimiàoshēngjiūjìngcóngchū

sànpíngxīn

xīnzhīyǒuzàishàngwēiyín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按抑(àn yì)的意思:按照规定或要求去做,克制自己的情感或欲望

不平(bù píng)的意思:指不公平、不公正的情况或心理状态。

不和(bù hé)的意思:指人与人之间不和睦、不和谐、不协调的状态。

和心(hé xīn)的意思:指心地和善,待人友好,与人相处融洽。

究竟(jiū jìng)的意思:表示追求真相或事情的真实本质。

攫醳(jué yì)的意思:攫取别人的财物或权力。

妙声(miào shēng)的意思:指音乐、歌声等美妙动听的声音。

平气(píng qì)的意思:平静心情,保持冷静

微吟(wēi yín)的意思:轻声低唱的吟诵。

微妙(wēi miào)的意思:形容事物细小而精致,含有微妙之处,也指事物的变化或情感的微妙差异。

心知(xīn zhī)的意思:指内心深处明白、体会到的事情或道理。

知微(zhī wēi)的意思:指能够洞察微小细节,触类旁通,从细微之处看出大问题。

至平(zhì píng)的意思:非常平稳、安定。

至和(zhì hé)的意思: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友好,没有矛盾或争执。

注释
至和:极和谐,没有冲突。
按抑:压制,抑制。
微妙:难以察觉的,精细的。
究竟:到底,来源。
散:消散,解除。
不和心:不平静的心。
尚复:仍然,还。
微吟:微弱的吟唱。
翻译
至和的声音没有争夺,至平的气息没有压抑。
听不出那微妙的旋律,它究竟来自哪里呢?
它消散了我的不平之气,洗涤了我内心的不和谐。
虽然我的心知道它的存在,但仍能听到这微弱的吟唱。
鉴赏

这首诗是苏轼的《听僧昭素琴》,表达了对音乐之美的感悟和内心情感的抒发。诗中的“至和无攫醳,至平无按抑”描绘了一种和谐、宁静而又不失力量的声音美,这种声音既没有过度的装饰也没有强迫的压抑,是一种自然流露的艺术境界。

“不知微妙声,究竟从何出?”诗人表达了对这种美妙声音来源的好奇和不解,它如同天籁之音,让人感到神秘而难以捉摸。

“散我不平气,洗我不和心”则显示了音乐对于调节心绪、缓解情绪的作用。诗人通过聆听这美妙的声音,感受到了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最后,“此心知有在,尚复此微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艺术体验的珍视和回味,他的心中明白这一刻的存在是宝贵的,因此还要再次轻声吟咏,品味这份美好的感觉。整首诗通过对音乐的描写,展现了苏轼深厚的情感和他对生活中的艺术享受的态度。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求初老墨梅

手开玉玺心希有,乃得横烟冰雪枝。

枯木堂中安用许,适堪病眼发新诗。

(0)

送行

语别既不易,况与子同生。

如何携手好,忽作千里行。

(0)

赠颍昌府化士

异时得交天下士,触目琳琅珠玉间。

年来林下龟藏六,一见道人聊解颜。

(0)

次韵孙向仲自灵隐归馀杭二首·其一

淡月晴风奏晓凉,春回草木被馀香。

溪桥村落牛羊散,竹坞人家桑柘忙。

大树稍疑经枥社,群鸡端恐过尸乡。

年来课最何须问,翁媪茅檐话短长。

(0)

再用韵

杨柳池塘表里青,鱼儿偷眼畏蜻蜓。

夜来雨过菖蒲静,倒浸中天四五星。

(0)

偈二十四首·其十七

生死即涅槃,涅槃即生死。

全迷即全悟,全死即全生。魔佛齐平,孰为非道。

又须知生死非涅槃,涅槃非生死。

无生死而不显涅槃,无涅槃而不度生死。

法法显然,尘尘自离。到者里,更须有转身一路。

若也转得,枯木枝头,别迎春色。

踢倒铁围山,踏翻生死海。

从教月色和云白,管取春来草又青。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薛媛 史青 黄丕烈 颜仁郁 胡令能 曹彪 王继鹏 王翙 崔枢 许宣平 黄式三 查道 蔡寅斗 范文程 刘裕 洪拟 司马懿 唐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