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惟迷己者,睹此出樊笼。
- 拼音版原文全文
罗 汉 树 宋 /释 智 愚 稽 首 如 来 种 ,悲 生 末 世 中 。枝 枝 成 小 果 ,叶 叶 现 神 能 。海 月 分 清 影 ,天 香 逐 晓 风 。愿 惟 迷 已 者 ,睹 此 出 樊 笼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樊笼(fán lóng)的意思:指束缚人的环境或条件,比喻限制人自由发展的环境或条件。
分清(fēn qīng)的意思:指辨别清楚、区分明白。
海月(hǎi yuè)的意思:指月亮在海中倒映的景象,比喻虚幻、不实际的事物或人。
稽首(qǐ shǒu)的意思:低头行礼,表示恭敬或敬意。
末世(mò shì)的意思:指世界末日或末日灾难,形容社会或世界面临毁灭的局势或状态。
如来(rú lái)的意思:佛教中指佛陀,也可用来形容某人具备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特质。
神通(shén tōng)的意思:指超凡的才能或非凡的智慧。
天香(tiān xiāng)的意思:形容香气扑鼻、香味浓郁。
叶叶(yè yè)的意思: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
月分(yuè fēn)的意思:指时间的月份或月初、月中、月末等时期。
- 鉴赏
这首诗名为《罗汉树》,是宋代僧人释智愚所作。诗人以罗汉树为象征,表达了对世间末法时期的感慨和对修行者的期许。首句“稽首如来种”暗示了罗汉树与佛教的关联,如同佛陀的种子般根植于人们心中。接下来的“悲生末世中”流露出对世间纷扰、道德沦丧的忧虑。
“枝枝成小果,叶叶现神通”描绘了罗汉树虽身处乱世,却依然坚韧生长,每一片叶子都展现出佛法的力量,寓意修行者在困境中显现智慧和神通。诗人通过海月和天香的意象,“海月分清影”象征着佛法的清澈照见,“天香逐晓风”则寓言佛法的传播和觉醒。
最后两句“愿惟迷己者,睹此出樊笼”,诗人希望那些迷失自我的人能从这罗汉树的景象中得到启示,从而挣脱世俗的束缚,走向心灵的解脱。整首诗富有哲理,借物喻人,体现了禅宗崇尚自然、追求内心宁静的精神。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解连环.酬任公,用梦窗别石帚韵
旅怀千结,数征鸿过尽,暮云无极。怪断肠、芳草萋萋,却绿到天涯,酿成春色。尽有轻阴,未应恨、浮云西北。祗鸾钗密约,凤屧旧尘,梦回凄忆。
年华逝波渐掷。叹蓬山路阻,乌盼头白。近夕阳、处处啼鹃,更刬地乱红,暗帘愁碧。怨叶相思,待题付、西流潮汐。怕春波、载愁不去,恁生见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