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年并建琅玡庙,共对淮山草木长。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草木(cǎo mù)的意思:指人心惶惶,对一切事物都怀疑和恐惧,过分紧张的心理状态。
此地(cǐ dì)的意思:指当前所在的地方或此时此刻的情况。
第一(dì yī)的意思:指排名第一,最高的,第一个。
东南(dōng nán)的意思:指东南方向。
非复(fēi fù)的意思:非常、极其
虎臣(hǔ chén)的意思:指忠诚而又有能力的臣子。
京口(jīng kǒu)的意思:指言辞严峻,态度严厉,不容违抗的样子。也可以用来形容人的言辞严厉、态度坚决。
山草(shān cǎo)的意思:指山中的草木,比喻人品或事物的质量。
兴亡(xīng wáng)的意思:兴指兴盛,亡指衰亡。形容事物的兴盛和衰亡。
眼看(yǎn kàn)的意思:立刻;马上
一王(yī wáng)的意思:指独一无二的、无可争议的权威人物。
有酒(yǒu jiǔ)的意思:指拥有酒,即指人们在某种场合或时刻能够享受到美酒的乐趣。
- 鉴赏
这首诗《吴大帝庙》由宋代诗人王遂所作,通过对吴大帝庙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变迁与英雄往事的感慨。
首句“曾是东南第一王”,开篇即点明吴大帝孙权在东南地区的显赫地位,暗示其作为一方霸主的历史角色。接着,“眼看此地六兴亡”一句,以“六兴亡”概括了吴国从兴盛到衰败的过程,流露出对历史更迭的深沉思考。
“东缘有酒登京口,西为无鱼忆武昌。”这两句运用对比手法,一方面描绘了孙权在东吴时期的生活场景——在酒宴中畅饮于京口,另一方面则通过“无鱼”之感,表达了对武昌的怀念,暗含着对往昔岁月的追忆和对逝去时光的惋惜。
“非复虎臣陪殿上,空馀猩鬼泣祠旁。”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虎臣”(指勇猛的将领)不再伴随在庙宇之上,以及“猩鬼”(可能象征着祭祀时的祭品或神灵)在祠旁哭泣的情景,表达了庙宇的荒凉与英雄事迹的消逝,传递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
最后,“何年并建琅玡庙,共对淮山草木长。”这两句以对未来的遐想结束全诗,提出了一个关于未来庙宇建设的疑问,同时也将目光投向了自然界的永恒——淮山草木的生长,以此来反衬人类历史的短暂与变幻无常,引人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吴大帝庙的描绘,巧妙地融合了历史、人物、自然等多个元素,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洞察和对英雄人物命运的感慨,语言凝练,情感丰富,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之京师展墓
短辔驭羸马,驰驱曹济间。
商飙折劲木,萧瑟道里寒。
况复慕所天,恻怆摧心肝。
游子叹时迈,慈母怜衣单。
来时凭窗哭,五妹垂修鬟。
季弟主菽粟,孺妻爨茅菅。
悼我无令人,莫奉堂上欢。
岂无萱草诗,终日倚门阑。
念昔常独立,所闻诗礼难。
我尚未成人,遭罹此忧患。
岁晏念坟墓,仳离百哀攒。
何时奉灵车,辛苦向此还。
亲寡气力微,傍人祝加餐。
愿言薄志节,苟生无形颜。
赠别新渭府机宜蔡二同年
贾生流落处,寒日照山郭。
江湖行欲尽,客意正寂寞。
毂击逢蔡侯,旧交宛不若。
立谈露底里,贞意销垠堮。
握手笑登舟,杯盘已纷错。
初言叙交契,次问何漂泊。
苦道行路长,舂陵亦硗埆。
仲冬才薄寒,秋水虽已落。
湘山尚重叠,湘水亦浩漠。
水深莫暮止,路远宜晨作。
委曲话津途,纤悉指栖托。
前修共科名,分义曾不薄。
此道久沦替,后生多落寞。
颂君古人风,不为一杯酌。
我舟尚南迈,君马方西跃。
各指天一涯,何以慰离索。
平凉古名镇,扼控开戎幕。
绿发照青衫,从容预经略。
从军古所贵,清世尤多乐。
已见六翮修,行看上辽廓。
《赠别新渭府机宜蔡二同年》【宋·华镇】贾生流落处,寒日照山郭。江湖行欲尽,客意正寂寞。毂击逢蔡侯,旧交宛不若。立谈露底里,贞意销垠堮。握手笑登舟,杯盘已纷错。初言叙交契,次问何漂泊。苦道行路长,舂陵亦硗埆。仲冬才薄寒,秋水虽已落。湘山尚重叠,湘水亦浩漠。水深莫暮止,路远宜晨作。委曲话津途,纤悉指栖托。前修共科名,分义曾不薄。此道久沦替,后生多落寞。颂君古人风,不为一杯酌。我舟尚南迈,君马方西跃。各指天一涯,何以慰离索。平凉古名镇,扼控开戎幕。绿发照青衫,从容预经略。从军古所贵,清世尤多乐。已见六翮修,行看上辽廓。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11167c710c507aa84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