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见友人「咏怀」诗有感,遂依韵和之二首·其一》
《见友人「咏怀」诗有感,遂依韵和之二首·其一》全文
明 / 张煌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黎花春雨半含秋,太息当年桑下谋!

国事几番真似弈,人情到处尽如钩。

金鸡树空瞻阙,石马风榛自满邱。

未必策勋上赏绵山一过汗应流!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策勋(cè xūn)的意思:指为了获得功勋而制定的计策或计划。

春雨(chūn yǔ)的意思:春天的雨水。比喻对人们的生活起到滋润作用的事物。

当年(dàng n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某个时期,常用来回忆过去的事情或描述当时的情况。

到处(dào chù)的意思:四处,各个地方

国事(guó shì)的意思:指国家大事或国家事务。

金鸡(jīn jī)的意思:指鸡的金色,也比喻贵重的鸡。

绵山(mián shān)的意思:形容山势连绵不断。

人情(rén qíng)的意思: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和关系。

上赏(shàng shǎng)的意思:得到赞赏或奖励,受到表扬和欣赏。

事几(shì jǐ)的意思:指事情几乎就要完成或者已经完成了。

石马(shí mǎ)的意思:指假装成真实的样子,表面上看似如实,实际却虚假。

树空(shù kōng)的意思:指树木稀疏、空旷的地方。

太息(tài xī)的意思:太息是一个表示悲伤、叹息的词语,用来形容心情沉重、忧愁或无奈。

未必(wèi bì)的意思:不一定,可能不

云树(yún shù)的意思:云树是一个描述自然景物的成语,意为山上的云和树木,形容山景如画,美不胜收。

真似(zhēn sì)的意思:真实如实、真像、非常相似。

自满(zì mǎn)的意思:形容自己得意忘形,满足于现状而不思进取。

鉴赏

这首诗是明朝抗清名将张煌言的作品,表达了他对时局的感慨和个人志向。首句“黎花春雨半含秋”描绘了一幅春雨中黎花盛开却带有几分秋意的画面,寓示着诗人内心的苍凉与无奈。次句“太息当年桑下谋”中的“桑下谋”暗指昔日的筹划与理想,如今只能叹息。

“国事几番真似弈”比喻国家政局如同棋局,变幻莫测,令人忧虑。“人情到处尽如钩”则揭示了世态炎凉,人心险恶,如同勾心斗角的钩子。接下来,“金鸡云树空瞻阙”借金鸡的形象,表达对故国的怀念,遥望皇宫却只能空自感叹。“石马风榛自满邱”则写出了战后的荒凉,石马风尘满目,象征着战乱后的遗迹。

最后两句“未必策勋先上赏,绵山一过汗应流”表达了诗人对于功勋未得的感慨,即使付出巨大努力,也可能功成无赏,暗示了他为国事奔波的艰辛和不被理解的苦闷。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体现了张煌言作为明末遗臣的忧国之情和壮志未酬的悲愤。

作者介绍
张煌言

张煌言
朝代:明   字:玄著   号:苍水   籍贯:鄞县(今浙江宁波)   生辰:1620—1664年

张煌言(1620—1664年),字玄著,号苍水,鄞县(今浙江宁波)人,汉族,南明儒将、诗人,著名抗清英雄。崇祯时举人,官至南明兵部尚书。后被俘,遭杀害,就义前,赋《绝命诗》一首。谥号忠烈。其诗文多是在战斗生涯里写成,质朴悲壮,表现出作家忧国忧民的爱国热情,有《张苍水集》行世。张煌言与岳飞、于谦并称“西湖三杰”。清国史馆为其立传,《明史》有传。1776年(乾隆四十一年)追谥忠烈,入祀忠义祠,收入《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 
猜你喜欢

还至别业四首·其二

诘晨亲友至,筐榼携所需。

各言平生欢,念子久离居。

绸缪语未毕,展席临前除。

园荣亦已抽,况有盘中鱼。

人情倦怀土,富贵岂常于。

无为泥形迹,所愿恒相俱。

(0)

新卜南屏山居

石上藤萝对夕曛,解衣长日坐来频。

挽回沧海真无计,领略青山合有人。

养鹤似嫌双口累,为渔又过一生身。

相逢惟是南屏老,独树柴门许结邻。

(0)

澄江台

混合开天堑,苍茫壮帝畿。

帆樯移夕景,楼殿动朝晖。

落日波涛隐,浮烟岛屿微。

登台歌古咏,长忆谢玄晖。

(0)

雪晴发邹县

雪霁云犹冻,朝寒酒倍香。

珠林风缥缈,银海日光芒。

骑马游真快,呼鹰兴不忘。

故园无限好,却滞峄山阳。

(0)

入宝庆

林稠庐落聚,垄断路岐分。

旷野迎迟日,长天失过云。

金汤城据险,斥堠野屯军。

长吏岑曦似,边笳夜不闻。

(0)

题画

鸠性爱雨花爱晴,同倚东风不同情。

春光二月浓于酒,双鸠醉寐不复鸣。

双鸠不鸣花相语,无令鸠醒叫天雨。

(0)
诗词分类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诗人
明本 杨广 陆云 李渔 李杰 程颢 袁崇焕 沈括 王同祖 费宏 萧统 朱瞻基 黄清老 李齐贤 王微 王贞白 徐灿 仓央嘉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