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知谗箭利,一中成赤族。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足(bù zú)的意思:不值得惊奇或不足以引起注意
赤族(chì zú)的意思:指红色的族群,也可引申为红色革命的族群。
达心(dá xīn)的意思:达到内心深处的感悟或理解。
耳音(ěr yīn)的意思:指听觉敏锐,能够准确辨别声音的特点。
骨肉(gǔ ròu)的意思:指亲属关系,比喻亲人之间的亲密关系。
古来(gǔ lái)的意思:指古代以来,历史长久的意思。
毫发(háo fà)的意思:形容极微小、极细小。
簧舌(huáng shé)的意思:指人说话时能言善辩、能够巧妙地运用辞令和语言技巧。
将军(jiāng jūn)的意思:指军队中的高级指挥官,也可用来形容勇敢、有能力的领导者。
鲛函(jiāo hán)的意思:比喻文采出众、才情卓越的人。
金石(jīn shí)的意思:指坚固不可动摇的事物,也比喻极其珍贵的东西。
尽日(jìn rì)的意思:整天,一整天
可离(kě lí)的意思:可离意为可以离开或分离,形容事物可以分割或分开。
来信(lái xìn)的意思:指收到他人的信件或消息。
凄锵(qī qiāng)的意思:形容声音悲凉而有力,充满悲壮之情。
求人(qiú rén)的意思:指寻求他人的帮助或援助。
石镞(shí zú)的意思:指坚硬的石头,比喻刚强、坚定不移的意志。
所以(suǒ yǐ)的意思:因此,由此推断出的结果。
贤达(xián dá)的意思:指聪明而有才智的人。
悦耳(yuè ěr)的意思:指声音或音乐美妙动听,令人愉悦的意境或感觉。
祗畏(zhī wèi)的意思:只敬畏,只敬仰。
- 注释
- 谗箭:比喻恶毒的言论或流言。
赤族:指家族因罪名而遭灭门。
簧舌:比喻能言善辩、善于挑拨离间的人。
凄锵曲:形容悲伤凄凉的歌曲。
毫发:极小的错误或分歧。
骨肉:亲人,关系亲密的人。
- 翻译
- 将军被谣言所困,只惧怕那些尖锐的言辞攻击。
怎料诽谤之言如此锋利,一旦中计,家破人亡。
自古以来,流言蜚语如簧舌般狡猾,编造出悲凉动人的故事。
您听那悦耳的话语,整日聆听都觉不够。
最初可能只是微小的误会,渐渐地会疏远亲朋好友。
因此,明智之人懂得用心眼判断,寻求帮助时要审慎选择。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作品,名为《感事》。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的深沉情感和对时局的感慨。
“将军被鲛函,祗畏金石镞。” 这两句通过形象的比喻,表达了将军的英勇和坚不可摧的品质。"鲛函"指的是鮫鱼(一種有硬骨的魚),这里用来比喻将军被坚固的盔甲所护卫,而“金石镞”则象征着坚韧不拔的意志。
“岂知谗箭利,一中成赤族。” 这两句诗表达了对流言蜚语(谗)可能带来的伤害的忧虑。"谗箭"比喻那些恶毒的诽谤和不实之词,而“一中”则指受到一次这样的攻击,可能会导致家族的灭亡,“成赤族”形象地描绘了血肉横飞的惨状。
“古来信簧舌,巧韵凄锵曲。” 这两句诗赞美了古人诚实守信的品质,以及他们所创作的音乐之美。"簧舌"是古代乐器之一,这里用以代表古人的诚信;"巧韵"和"凄锵"则形容音乐之美妙,令人感动。
“君闻悦耳音,尽日听不足。”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这类美好事物的赞赏与向往,即使整天聆听也不感到厌倦。
“初因起毫发,渐可离骨肉。” 这两句则转而描述了一种深入骨髓的情感变化。"起毫发"形容情感的微小开始,而"渐可离骨肉"则表达了这种情感逐渐变得深刻到难以割舍。
“所以贤达心,求人须任目。” 最后两句诗强调了寻找真挚友谊之人的重要性。"贤达心"指的是高尚和通达的胸怀,而"求人须任目"则意味着在选择交往对象时,必须要用自己的判断力去观察和鉴别。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衬,表达了诗人对于真挚友谊的珍视,以及对那些可能破坏这种美好关系的恶行的忧虑。同时,也体现出诗人对音乐之美以及古人诚信品质的赞赏。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