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肯(bù kěn)的意思:不愿意,不肯接受或执行某种要求或建议。
陈情(chén qíng)的意思:陈述情感、表达心情
当涂(dāng tú)的意思:指人的行为有失常理,做出不合适的事情。
当时(dàng shí)的意思:表示发生在过去某个特定时间的事情。
典午(diǎn wǔ)的意思:指事物达到极点或高峰。
公然(gōng rán)的意思:公然指的是公开、明目张胆地做某事,不加掩饰或隐瞒。
嗟乎(jiē hū)的意思:表示悲叹、感叹之情。
晋王(jìn wáng)的意思:指不懂事、不明事理的人。
今日(jīn rì)的意思:今天;现在
就中(jiù zhōng)的意思:指在众多事物中,选取其中一个或几个进行比较、评价,表示在同类事物中属于最好或最差的。
琅琊(láng yá)的意思:琅琊是一个地名,意为美好的地方。在成语中,琅琊常用来形容气势恢宏、壮丽美好的景象。
屈膝(qū xī)的意思:屈服,低头认输
劝进(quàn jìn)的意思:劝导人向前进取,勉励人不停止努力。
如此(rú cǐ)的意思:表示事物的状况或程度如此,表示程度非常之高。
孝子(xiào zǐ)的意思:指对父母尽心尽力、孝敬有加的子女,也泛指尊敬和孝顺的后代。
吁嗟(yù jiē)的意思:表示叹息、慨叹、感叹或唏嘘,形容人们的情绪或心情低落或失望。
跃鲤(yuè lǐ)的意思:跃动的鲤鱼。比喻有才能或有志向的人。
贼臣(zéi chén)的意思:指为了谋取私利而背叛国家、背离忠诚的奸臣。
忠臣(zhōng chén)的意思:指忠于君主或国家,忠诚不渝的臣子。
- 鉴赏
这首清代王士元的《读史杂咏十首(其三)》以历史事件为背景,通过描绘当涂衰落之际,琅琊王司马睿在乱世中的抉择,讽刺了时局变迁和人物忠诚度的转变。首句“当涂既衰典午起”暗指东晋初年,司马睿在江南重建晋朝,而“贼臣劝进纷如蚁”则形象地描绘了权臣们的拥戴与逼迫。
琅琊王司马睿在寒冷天气中“天寒叩冰冰跃鲤”,象征他坚毅不屈的性格。然而,“当时不肯拜晋王”表现了他的犹豫和坚守,与后文“今日公然屈膝矣”形成鲜明对比,揭示了他在形势逆转后的妥协。
诗中以“荃蕙为茅鸾为鸮”比喻忠臣变节,暗示即使像陈情令伯这样的名臣,也未能始终如一地保持忠贞。最后的“吁嗟乎”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和人心易变的感慨。
整体上,这首诗寓言性强,借古讽今,具有深刻的道德警示意义。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