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上元前一日游东园看红梅三首·其二》
《上元前一日游东园看红梅三首·其二》全文
宋 / 杨万里   形式: 七言绝句

偶看红梅到小园,凭栏送眼过前村。

山头茅屋隔孤树,篱外行人出半身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半身(bàn shēn)的意思:指人或物只有一半露出或暴露在外面。

茅屋(máo wū)的意思:指简陋的房屋或住所。

凭栏(píng lán)的意思:倚着栏杆或扶栏。

山头(shān tóu)的意思:指事物的顶端或最高处。

送眼(sòng yǎn)的意思:送给别人眼睛,形容极度赞赏或羡慕。

外行(wài háng)的意思:指对某一领域不了解或不熟悉的人。

行人(xíng rén)的意思:指行走的人,泛指路人、过路人。

注释
偶:偶然。
看:看见。
红梅:红色梅花。
小园:小型花园。
凭栏:靠着栏杆。
送眼:远望。
过:穿过。
前村:前面的村庄。
山头:山顶。
茅屋:简陋的小屋。
隔:遮挡。
孤树:单独的一棵树。
篱外:篱笆外面。
行人:路人。
出半身:露出半身。
翻译
我偶然间看到红梅开在小园中,靠着栏杆远望穿过前面的村庄。
山头有座孤独的小屋隐藏在孤树后,篱笆外面的行人只露出半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春日图景。"偶看红梅到小园"表达了诗人偶然间踏进一个隐蔽的小园,寻找到那未被世俗所扰的自然之美——红梅。这不仅仅是对视觉的享受,更是一种心灵上的抚慰。

"凭栏送眼过前村"则展现了诗人在小园中靠着栏杆,遥望远处的村庄,那悠长的目光似乎也带有一丝乡愁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接下来的两句"山头茅屋隔孤树,篱外行人出半身"则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茅屋位于山头,与世隔绝,只有几棵孤零零的树木陪伴。而那些路过的小村行人,也只能从竹篱笆后探出半个身子,偷瞧这片不为人知的风景。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对于宁静生活的向往和热爱。每一个画面都透露出一种超脱尘嚣、与大自然亲近的心境,使人读之而感到心旷神怡。

作者介绍
杨万里

杨万里
朝代:宋   字:廷秀   号:诚斋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生辰: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猜你喜欢

寄梁阁老

一毡贫坐病难禁,抱膝长怀漫独吟。

蕲水浮名轻一叶,玉堂声价重千金。

久居边地谁还问,远在蓬瀛梦屡寻。

天下苍生望霖雨,拳拳先慰故人心。

(0)

一瓷不受为棠野祁公歌

使君节操冰檗坚,雪映黄堂鹤舞帘。

一瓷虽琐都无爱,信是清白由家传。

乃翁使夷曾却金,朝鲜犹说到于今。

为臣讵肯辱君命,为子何曾改父心。

包公昔不持一砚,谁谓人心随世变。

使君一瓷亦不持,昔日包心今又见。

安得人人如使君,穷檐茅屋皆生春。

清风高节激顽懦,坐令四海风俗淳。

(0)

送湛甘泉迎侍

大孝由来儿傍母,一官今日母趋儿。

八千里路波涛险,饭是胡麻亦可悲。

(0)

从弟亚夫进士自南安寄书至喜而赋此寄京答之

一缄何处远传将,带得梅花庾岭香。

乡梦唤回鱼泼泼,墨云飞动雁行行。

细看顿觉愁中喜,大笑浑疑醉后狂。

万里寄书情莫罄,几时风雨复连床。

(0)

六月十八日孔章陈寅长为避暑饮于水利司既而赋此谢之

微凉院宇百壶清,长日铮铮听矢声。

左右卒投存礼乐,东南均醉失输赢。

枝头偶语禽声碎,阶下先花菊叶馨。

此意廓然同物我,集人归袂有蜻蜓。

(0)

过韩泷

问津西上向湘潭,秋入韩泷思不堪。

白浪滚花吞舴艋,翠岚飞瘴袭衣衫。

日非停午山常碍,天剩中央水自涵。

笑杀崎岖漫来往,白头真被利名酣。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范传正 钦叔阳 刘孝孙 琴操 张嘉贞 王驾 沈传师 李渤 吕端 魏杞 胡则 叶衡 许询 彭启丰 郑谦 刘统勋 徐贤妃 吕公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