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借春偿即朝三,春借秋偿即朝四。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人(bù rén)的意思:指不像人的行为或态度,形容举止粗野、不文明。
不匮(bù kuì)的意思:不缺乏;丰富充足
不达(bù dá)的意思:不达意指不达到目标或不达到预期结果。
常平(cháng píng)的意思:指人的言行举止恬淡平和,不激动,不急躁,不轻浮,保持内心的平静。
出陈(chū chén)的意思:指人的才华或技艺超过了自己所在的环境或时代,出类拔萃。
第二(dì èr)的意思:指在某个排名或顺序中,位列第二。
格物(gé wù)的意思:通过观察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来认识和理解世界。
固有(gù yǒu)的意思:指某种特征或属性在事物中自始至终不变的,与其本质相一致的。
何不(hé bù)的意思:表示提出建议或劝告,意思是为什么不去做某件事情。
借春(jiè chūn)的意思:利用春天的力量来解决问题或达到某种目的
精义(jīng yì)的意思:精湛的意义;深奥的内涵。
可以(kě yǐ)的意思:表示事物具有某种能力或条件,可以实现某种行为或达到某种目的。
劳神(láo shén)的意思:指过度劳累耗费精神和体力。
蒙庄(méng zhuāng)的意思:指虚伪、欺骗。
漆园(qī yuán)的意思:指人物形象或境地美好而幽静,宛如置身于漆园之中。
其然(qí rán)的意思: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是这样,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岂其(qǐ qí)的意思:表示对事物的怀疑、反问或否定,强调事情不会如此简单或轻易。
人情(rén qíng)的意思: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和关系。
深思(shēn sī)的意思:经过深思熟虑,认真考虑后做出决定或行动。
神明(shén míng)的意思:指神灵或神仙,也可用来形容非凡的智慧或超凡的能力。
寿昌(shòu chāng)的意思:长寿、寿命长久
同归(tóng guī)的意思:指多个人或多个事物最终走向同一个结局或归宿。
谓为(wèi wéi)的意思:称为;说成是
以为(yǐ wéi)的意思:错误地认为,误以为
一致(yī zhì)的意思:指事物之间相互符合、相互一致,没有出入或矛盾。
有同(yǒu tóng)的意思:有共同点或相似之处
知通(zhī tōng)的意思:知道并理解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
诸人(zhū rén)的意思:指众多的人,大家,所有人。
出陈易新(chū chén yì xīn)的意思:指陈旧的事物容易被新的事物所取代或淘汰。
-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名为《偶读》。诗中以《庄子·外篇·逍遥游》中的故事为引,探讨了“知通适得”的精义与实践之间的关系。
诗人首先提到偶然阅读《庄子》第二篇,领悟到“知通适得”这一道理的深刻意义。接着,通过引用《庄子》中狙公分食的故事,提出疑问:那些未能理解道理的人是否真的在劳神费力?诗人进而认为,《庄子》的作者庄周可能并未深入思考这个问题。
诗人进一步阐述,通过观察事物的本质(格物),可以验证人类行为的普遍规律。他以常平仓制度为例,指出由耿寿昌创立的常平仓,通过在不同季节之间调节粮食供应,既满足了需求,又避免了浪费。这与《庄子》中关于猴子分食的故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最后,诗人提出疑问:那些猴子因为不能理解人类的智慧而感到困惑,为何不尝试将人类的行为逻辑应用到猴子群体中,看看是否能带来更好的结果。这里,诗人巧妙地将人类社会的管理智慧与动物行为进行了类比,旨在探讨不同文化背景下,知识与智慧的普遍适用性。
整首诗以庄子哲学为起点,结合历史典故和现实问题,展现了诗人对知识、智慧以及人类社会管理之道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方务德侍郎得请东归
三抗封章未得归,故山归梦每飞驰。
羡君却向林泉去,愧我犹为印绂縻。
忙里光阴能自惜,静中气味许谁知。
祇疑天靳清闲福,丹诏还催上赤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