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从文且武,不战自应宁。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莫 甥 兼 诸 昆 弟 从 韩 司 马 入 西 军 唐 /孟 浩 然 念 尔 习 诗 礼 ,未 曾 尝 户 庭 。平 生 早 偏 露 ,万 里 更 飘 零 。坐 弃 三 冬 业 ,行 观 八 阵 形 。饰 装 辞 故 里 ,谋 策 赴 边 庭 。壮 志 吞 鸿 鹄 ,遥 心 伴 鶺 鸰 。所 从 文 且 武 ,不 战 自 应 宁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八阵(bā zhèn)的意思:指古代军队布阵时使用的八种阵法,也泛指各种布局有序的陈设。
边庭(biān tíng)的意思:指边境地区,也可指边疆。
故里(gù lǐ)的意思:故里指的是一个人的故乡或祖籍。
鸿鹄(hóng hú)的意思:形容人的志向高远,有远大的抱负和追求。
户庭(hù tíng)的意思:指家庭和睦、家风好。
谋策(móu cè)的意思:指策划、谋划,制定计谋或策略。
偏露(piān lù)的意思:指言辞或行为中透露出一些意思或秘密。
飘零(piāo líng)的意思:形容无所依托,四处漂泊、流浪。
平生(píng sh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一生的时间。
三牲(sān shēng)的意思:指古代祭祀时所用的牛、羊、猪三种牲畜的总称。
饰装(shì zhuāng)的意思:指人为了追求美观或欺骗他人而进行的装饰或伪装。
诗礼(shī lǐ)的意思:诗礼是指诗歌和礼仪,是中国古代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方面。诗指的是古代的诗歌作品,礼指的是古代的礼仪规范。诗礼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和传统价值观。
所从(suǒ cóng)的意思:指随从、从属的人。
未曾(wèi céng)的意思:从未、从来没有
遥心(yáo xīn)的意思:指思念之情深远,心意遥远。
阵形(zhèn xíng)的意思:指军队或队伍按照一定的规则和顺序排列的形态。
壮志(zhuàng zhì)的意思:形容雄心壮志,追求高远目标。
- 注释
- 尔:你。
诗礼:诗书礼法。
违:离开。
户庭:家门。
偏露:早露才华。
万里:万里之遥。
弃:放弃。
三牲养:祭祀的牛羊豕。
八阵形:古代兵法阵型。
饰装:装饰打扮。
辞故里:告别故乡。
谋策:策划智谋。
边庭:边疆。
鸿鹄:大雁。
鹡鸰:一种鸟,常用来象征兄弟情谊。
文且武:文武双全。
应宁:自然安宁。
- 翻译
- 怀念你研读诗书礼法,从未离开过家门。
一生早早展露才华,远行万里漂泊不定。
放弃家中祭祀,沿途观察兵法阵型。
身着华丽告别故乡,策划智谋奔赴边疆。
壮志如同大雁翱翔,思念之情如鹡鸰相伴。
追随的人文武兼备,无需战斗自然安宁。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武官在辞别家乡赴任边疆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其壮志和英勇品格的赞美。开头“念尔习诗礼,未曾违户庭”表现了此人自幼便接受良好的教育和家庭教养,从未有过不端庄的行为。接下来的“平生早偏露,万里更飘零”则描绘其早早展现才华,如同星辰般在远方闪耀。
第三、四句“坐弃三牲养,行观八阵形”展示了诗中人对军事战略的精通和准备放弃安逸生活。随后的“饰装辞故里,谋策赴边庭”则具体描绘其整装待发,辞别家乡前往边疆任职的情景。
后半部分“壮志吞鸿鹄,遥心伴鹡鸰”用了壮志比喻其雄心勃勃,而鸿鹄与鹡鸰则象征着远大志向和高洁情操。最后,“所从文且武,不战自应宁”表达了诗中人既有文化修养又懂军事,能够不通过战争就能带来平静的信念。
整首诗语言雄浑,意境辽阔,充分展现了诗人对出征将士的敬佩和赞扬。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金道铺庭下竹十许枝因忆柳子厚清水驿绝句
庭下幽篁十数枝,令人偏记柳州诗。
襄阳耆旧消除尽,清水驿傍应断碑。
心老得法天柱修静能道黄龙会中诸耆旧及他宗派知名士辛酉秋应供兹院刻意行道讫无应者明年夏末一日弃去将适焦山图岩以栖老焉丐余诗以行为作三绝句·其二
道人别我焦山去,拟卜穹岩毕暮年。
帆来帆去澄江阔,我亦心驰落照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