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仲 夏 风 雨 不 已 宋 /陆 游 南 陌 东 阡 自 在 身 ,一 年 节 物 几 番 新 。鲥 鱼 出 後 莺 花 闹 ,梅 子 熟 时 风 雨 频 。冠 盖 敢 同 修 禊 客 ,桑 麻 不 减 避 秦 人 。夕 阳 更 有 萧 然 处 ,照 影 清 溪 整 葛 巾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避秦(bì qín)的意思:避开像秦朝那样的暴政或者强大的对手。
不减(bù jiǎn)的意思:不减表示数量或程度没有减少,保持不变。
出后(chū hòu)的意思:出狱后再犯罪。
风雨(fēng yǔ)的意思:风雨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用来形容困难、艰险的境遇或艰苦的环境。
葛巾(gé jīn)的意思:指贫穷、卑微的人。
冠盖(guān gài)的意思:冠盖是指帽子和盖子,比喻掌权、控制。
节物(jié wù)的意思:指节约使用物品,不浪费。
梅子(méi zǐ)的意思:指的是有坚强意志和不屈不挠精神的人,也可用来形容坚韧不拔的事物。
南陌(nán mò)的意思:指南方的大道或街道。
年节(nián jié)的意思:年节是指一年中的节日,通常用来指代重要的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秦人(qín rén)的意思:指有勇无谋的人,形容只有勇气而缺乏智慧的人。
桑麻(sāng má)的意思:形容人的穷困潦倒。
时风(shí fēng)的意思:指时代的潮流和风尚。
夕阳(xī yáng)的意思:夕阳是指太阳在西方下山的时候的景象,也用来比喻人的晚年或事物的衰落阶段。
萧然(xiāo rán)的意思:形容冷清、寂寞无人的样子。
修禊(xiū xì)的意思:修禊指的是古代帝王或贵族进行的一种祭祀仪式,目的是为了祈求国家的安宁和风调雨顺。
莺花(yīng huā)的意思:莺花是指杨柳和桃花,也用来形容美丽的花朵。
自在(zì zài)的意思:自由、不受束缚、无拘无束
自在身(zì zài shēn)的意思:指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 注释
- 南陌:乡间小路。
东阡:东方田野。
自在身:独自漫步。
节物:季节景色。
鲥鱼:一种名贵的鱼。
莺花:鸟语花香。
梅子熟:梅子成熟。
冠盖:指士大夫。
修禊客:古代春季在水边举行的祭礼。
桑麻:种植桑树和麻,代指农耕生活。
避秦人:逃避战乱的人,此处比喻过着简朴生活的农人。
萧然:寂静、清冷。
整葛巾:整理头巾。
- 翻译
- 在南边的小路和东边的田间,我独自漫步,一年四季的景色不断变换。
鲥鱼捕捞之后,春意盎然,鸟语花香;梅子成熟的时候,风雨频繁降临。
我并不敢与那些文人士大夫们比肩,他们常聚于水边修禊;种桑麻的农人生活如古人避秦一般简单质朴。
夕阳西下,我更喜欢那宁静的角落,映照在清澈溪流中的,是我整理过的头巾。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仲夏风雨不已》,描绘了夏日里雨后的田园景象和个人心境。首句“南陌东阡自在身”,写诗人漫步乡间小路,享受着自由自在的生活。接下来,“一年节物几番新”表达了对季节更替的感慨,感叹大自然的生机盎然。
“鲥鱼出后莺花闹,梅子熟时风雨频”两句,通过描写鲥鱼上市、莺花盛开和梅子成熟的时节,展现了仲夏的热闹与生机,同时也暗示了风雨不断,增加了生活的些许波折。
“冠盖敢同修禊客,桑麻不减避秦人”一句,诗人以古代修禊的传统活动自比,表达自己虽身处乱世,但仍保持高雅情趣,同时借“桑麻不减避秦人”暗指自己如古代避秦隐士般淡泊名利,专注于田园生活。
最后,“夕阳更有萧然处,照影清溪整葛巾”以夕阳西下、清溪倒影的画面收尾,诗人独自整理头巾,显得宁静而超脱,流露出一种萧然闲适的心境,体现出诗人面对风雨的从容和对自然的深深热爱。整首诗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事变迁的淡然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天河曲
天河之水向西流,双星夜夜当南楼。
机中细织云锦字,美人不来生远愁。
日夕河边待灵鹊,玉宇高寒露花落。
愁心飞绕金井阑,辘轳牵断青丝索。
灵槎一去秋冥冥,白榆千年那得青。
天上回波还入海,东西相望心不改。
题三桂堂
生儿贵生男,男可应门户。
种树当种桂,桂能耐寒暑。
君家有三儿,一一青琼枝。
时来三树下,骑竹相娱嬉。
大儿眉宇好,小儿奇绝倒。
中儿更可人,比兄读书早。
愿儿读书早,长大俱成名。
年年桂花发,来听读书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