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闻禦寇凌空去,谁向湓江影照回。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碧梧(bì wú)的意思:指人的志向高远,有追求卓越的精神。
禅家(chán jiā)的意思:指修行佛法的人,也可用来形容有着深厚内涵和智慧的人。
打乖(dǎ guāi)的意思:指顺从、听话,不再顽皮或不听话。
红尘(hóng chén)的意思:红尘是指尘世间的繁华喧嚣、纷扰琐事,也代表着人世间的欢乐与痛苦。
凌空(líng kōng)的意思:悬空、飞跃、超越
流水(liú shuǐ)的意思:形容水流不断、源源不绝的样子,也用来比喻事物连续不断、不停地发生。
明镜(míng jìng)的意思:明亮的镜子,比喻能够真实地反映事物本质的事物。
扑面(pū miàn)的意思:形容气味、声音、景象等直接冲击到人的面前。
前流(qián liú)的意思:指在同行中处于前列的人或事物,也可指领先的潮流或时尚。
言明(yán míng)的意思:表示明确表达或说明某种意思或观点。
一味(yī wèi)的意思:盲目地、固执地、一味地
自高(zì gāo)的意思:自我高傲自大,自以为了不起。
- 鉴赏
这首诗以“题小洞和答”为题,作者为明代诗人区元晋。诗中描绘了一幅静谧而脱俗的画面,通过对比与象征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禅意的深刻感悟。
首联“休言明镜此非台,还借禅家一味来”,开篇即点明主题,以“明镜”比喻内心的清净,暗示通过禅修达到心灵的净化,而非外在形式的追求。这里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精神境界相融合,引人深思。
颔联“门外红尘飞扑面,槛前流水净无埃”,通过鲜明的对比手法,描绘了外界的喧嚣与内心的宁静。门外的红尘象征着世俗的纷扰,而槛前的流水则象征着内心的平静与纯净,形成强烈的反差,强调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珍视与向往。
颈联“徒闻禦寇凌空去,谁向湓江影照回”,进一步深化了主题。禦寇凌空而去,象征着世间的纷争与烦恼,而谁又能在这繁忙的世界中找到一片宁静之地,如同湓江之水映照出的倒影一般,回归内心的平和与宁静。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于摆脱世俗束缚、追求内心平静的渴望。
尾联“每把打乖歌邵子,碧梧疏柳自高齐”,引用邵子(邵雍)的诗句,进一步强调了内心的独立与高洁。碧梧疏柳自高齐,象征着诗人追求的精神境界——无论外界如何变化,内心的高洁与独立始终不变。这不仅是对邵子精神的致敬,也是对自己内心世界的坚定承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与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内心世界与禅宗智慧的深刻理解与追求。它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诗歌,更是一次心灵的对话与自我反思的过程。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之雁门省母留别·其二
南风绝飞鸟,我马随风鸣。
惊沙敝亭堠,浩然千里行。
入门别妻孥,出门别友生。
徘徊复徘徊,一念千回萦。
晓望居庸塞,夜梦长安城。
长安一轮月,万古中天明。
我行指三五,三五阙复盈。
丈夫各有志,羞慕儿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