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储皇(chǔ huáng)的意思:指储君或太子,也可用来形容一个人身份尊贵、地位崇高。
红尘(hóng chén)的意思:红尘是指尘世间的繁华喧嚣、纷扰琐事,也代表着人世间的欢乐与痛苦。
皇人(huáng rén)的意思:指皇帝或者皇室成员,也用来形容地位崇高、身份尊贵的人。
箕踞(jī jù)的意思:形容坐姿懒散,不庄重。
科头(kē tóu)的意思:指人的头部被剃光,只剩下一撮头发。形容人非常贫穷、破落的样子。
棋声(qí shēng)的意思:指下棋时棋子相互碰撞的声音,也比喻竞技活动中的激烈对决。
商山(shāng shān)的意思:商山指的是商朝时期的商山,也可以泛指商朝时期的商国。在成语中,商山代表了商朝时期的繁荣和昌盛。
谁子(shuí zǐ)的意思:指对自己的身份、地位或成就感到自负自满,看不起别人。
问津(wèn jīn)的意思:向人请教或求助,寻求帮助或指点。
隐隐(yǐn yǐn)的意思:隐隐指的是模糊、朦胧、不明显的状态。
科头箕踞(kē tóu jī jù)的意思:形容坐姿不端正,懒散的样子。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隐逸与世隔绝的雅致画面。诗人陶益以“路入商山几度春”开篇,巧妙地将时间的流逝与空间的转换结合,暗示了主人公在自然山水间悠游的情境。接着,“棋声隐隐隔红尘”一句,通过棋声的隐约可闻,进一步渲染出一种远离尘嚣、超凡脱俗的氛围。棋局不仅象征着智慧与宁静,也暗喻了主人公内心的平和与超然。
“科头箕踞者谁子”则直接描绘了画面中的主角形象——他不束发冠,随意而坐,展现出一种自在洒脱的生活态度。这里的“科头”意为不戴帽子,是一种放旷不羁的姿态;“箕踞”则是两脚张开,像簸箕一样坐着,是古人的一种休闲姿态,常用来形容豪放不拘的形象。这样的描写,不仅凸显了人物的个性,也强化了隐逸生活的主题。
最后一句“恐惹储皇人问津”则增添了几分神秘与趣味。储皇,古代对皇太子的称谓,这里可能是指某位权贵或帝王。诗句暗示了主人公虽隐居山林,但其高洁之名仍可能吸引外界的注意,甚至引来询问。这种微妙的平衡,既表现了主人公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又不失其在社会中的影响力,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隐士生活中的闲适与超脱,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由与独立精神的赞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茸山道中感怀
侍臣笔橐旧西班,大将麾幢又百蛮。
挂席南箕宿昔事,闪旗东井何时还。
日增衰病复一日,山隔旧游知几山。
倦拂盘陀苍石坐,归心聊与石俱顽。
题宝林寺可赋轩
十里山行杂市声,道傍无处濯尘缨。
宝林寺里逢修竹,方有诗情约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