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边近(biān jìn)的意思:指与某种状态、情况或地方非常相近,几乎没有差别。
秉烛(bǐng zhú)的意思:手持蜡烛,指代亲自主持或亲自负责。
高堂(gāo táng)的意思:指家庭的大厅,也泛指家庭。
寒木(hán mù)的意思:指树木在严寒冬季没有叶子,显得凋敝。
解围(jiě wéi)的意思:解决困境或危机,摆脱困扰或束缚。
木落(mù luò)的意思:指树叶脱落,也比喻人事物的衰败或失去原有的生机。
水西(shuǐ xī)的意思:指水流向西,意味着水势逆流、逆境或逆天而行。
无地(wú dì)的意思:没有地方站脚、无处容身。
西边(xī biān)的意思:指向西方,也可以表示远离或背离。
夜阑(yè lán)的意思:夜晚深沉,天色已经完全黑暗。
征衣(zhēng yī)的意思:指战时动员民众,征用衣物供军队使用。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僧人归途中的凄清画面。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僧人的深切关怀与思念。
“高堂无地寄征衣”,开篇即点明了主人公的处境,高堂之上,无处可寄送衣物给远行之人,暗示了主人公与僧人的关系密切,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奈与牵挂之情。“淮水西边近解围”,淮水之畔,似乎接近了解救困境的希望,这里的“解围”既指自然环境的围困,也暗喻心灵的解脱,表达了对僧人平安归来的期待与祝福。
“想得夜阑更秉烛”,想象着夜晚时分,主人公独自一人,手持蜡烛,静静地思念着远方的僧人,这一细节刻画出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深情。“天寒木落一僧归”,在寒冷的季节里,一片落叶象征着僧人的归来,既是对自然景象的描写,也是对僧人归途艰辛的隐喻,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温暖的慰藉。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营造,展现了诗人对僧人归途的深切关怀与思念,以及在孤独中寻求心灵寄托的意境,充满了浓郁的人文关怀和禅意之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临湖榭咏古
灵岩轩阁率仍旧,临湖之榭敞且清。
三间虽小纳空阔,复无松竹庭前横。
太湖万顷挹襟袖,纵观意与天水并。
馆娃池径迹俱在,奚如少伯乘桴征。
乌喙共忧难共乐,子禽不去走狗烹。
耕齐居陶又何谓,要之所止皆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