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僧归淮西二首·其一》
《送僧归淮西二首·其一》全文
宋 / 释元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高堂无地征衣,淮水西边近解围

想得夜阑秉烛,天寒木落一僧归。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边近(biān jìn)的意思:指与某种状态、情况或地方非常相近,几乎没有差别。

秉烛(bǐng zhú)的意思:手持蜡烛,指代亲自主持或亲自负责。

高堂(gāo táng)的意思:指家庭的大厅,也泛指家庭。

寒木(hán mù)的意思:指树木在严寒冬季没有叶子,显得凋敝。

解围(jiě wéi)的意思:解决困境或危机,摆脱困扰或束缚。

木落(mù luò)的意思:指树叶脱落,也比喻人事物的衰败或失去原有的生机。

水西(shuǐ xī)的意思:指水流向西,意味着水势逆流、逆境或逆天而行。

无地(wú dì)的意思:没有地方站脚、无处容身。

西边(xī biān)的意思:指向西方,也可以表示远离或背离。

夜阑(yè lán)的意思:夜晚深沉,天色已经完全黑暗。

征衣(zhēng yī)的意思:指战时动员民众,征用衣物供军队使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僧人归途中的凄清画面。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僧人的深切关怀与思念。

“高堂无地寄征衣”,开篇即点明了主人公的处境,高堂之上,无处可寄送衣物给远行之人,暗示了主人公与僧人的关系密切,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奈与牵挂之情。“淮水西边近解围”,淮水之畔,似乎接近了解救困境的希望,这里的“解围”既指自然环境的围困,也暗喻心灵的解脱,表达了对僧人平安归来的期待与祝福。

“想得夜阑更秉烛”,想象着夜晚时分,主人公独自一人,手持蜡烛,静静地思念着远方的僧人,这一细节刻画出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深情。“天寒木落一僧归”,在寒冷的季节里,一片落叶象征着僧人的归来,既是对自然景象的描写,也是对僧人归途艰辛的隐喻,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温暖的慰藉。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营造,展现了诗人对僧人归途的深切关怀与思念,以及在孤独中寻求心灵寄托的意境,充满了浓郁的人文关怀和禅意之美。

作者介绍

释元肇
朝代:宋

释元肇(一一八九~?)(生年据本集卷上《寄赵东阁》“与君生己酉”及卷下《丁巳生朝》年六十九推定),字圣徒(日刻本本集署名),号淮海,通州静海(今江苏南通)人,俗姓潘。年十九薙染受具。参浙翁于径山,命为掌记。出世通之光孝,历住吴城双塔、金陵清凉、天台万年、苏之万寿、永嘉江心、杭之净慈、灵隐等寺,圆寂于径山。有《淮海挐音》二卷。
猜你喜欢

游虎邱杂咏四首·其三

何点风流有足思,梅花开矣向南枝。

一峰如与天平较,小许无妨此出奇。

(0)

热河三十六景诗.太平时·其二十六云帆月舫

阁影凌波不动涛,接灵鳌。

蓬莱别殿挂云霄,粲挥毫。

四季风光总无竭,卧闻箫。

后乐先忧薰弦意,蕴羲爻。

(0)

再过鹫峰

爱此清幽一径深,马随泉响入云林。

苍苔古洞何年凿,脉脉韶光自赏心。

(0)

临湖榭咏古

灵岩轩阁率仍旧,临湖之榭敞且清。

三间虽小纳空阔,复无松竹庭前横。

太湖万顷挹襟袖,纵观意与天水并。

馆娃池径迹俱在,奚如少伯乘桴征。

乌喙共忧难共乐,子禽不去走狗烹。

耕齐居陶又何谓,要之所止皆成名。

(0)

河间道中再咏前题·其一日华坊

三雍献雅迹真嘉,彰善而今有日华。

比似焘黄苴白者,宏开兔苑底堪誇。

(0)

绘韵楼

别墅无多据绿椒,楼窗更俯万峰标。

林峦回薄皆神韵,不藉丹青绘独超。

(0)
诗词分类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诗人
文嘉 项斯 赵翼 姚绶 冯琦 吕祖谦 蔡沈 方以智 吴承恩 曾棨 柳公权 王褒 万俟咏 商辂 华蘅芳 张宇初 崔峒 独孤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