耸雪虽便娟,战风终损蹙。
过春叶犹黄,深夏丛始绿。
瘦节终不展,来序若相逐。
自携京国来,渐觉青痕乾。
中虚防湿根,馀地容舒蟠。
《和渭渔三兄咏草木诗》【清·陈曾寿】杜老所居地,必有数竿竹。我生如泛梗,遗同此心曲。新居种百竿,日夜鸣寒玉。耸雪虽便娟,战风终损蹙。过春叶犹黄,深夏丛始绿。悬知苍碧时,已值凉风复。晚出及萧晨,得时惭众目。瘦节终不展,来序若相逐。雪霜复何辞,俯仰随转轴。前过古冥阨,野人赠修兰。孤怀冰雪中,忽化青琅玕。新采带山气,美箭方丛攒。自携京国来,渐觉青痕乾。因访种兰人,得知护养难。中虚防湿根,馀地容舒蟠。多丛喜并植,如结君子欢。一一顺其性,稍稍回初观。终然异山谷,半开旋凋残。心香或时歛,蒂露不常漙。不知气候迕,但责人工完。生意兹可知,何不求所安。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65967c69e56197d0467.html
便娟(biàn juān)的意思:形容言辞简练,意味深长。
并植(bìng zhí)的意思:指不同的事物共同生长或并存。
冰雪(bīng xuě)的意思:形容极寒冷的天气或环境。
不常(bù cháng)的意思:不常指不经常或不常见的意思。
丛攒(cóng zǎn)的意思:指事物聚集、堆积在一起,形成一片茂密的景象。
得知(dé zhī)的意思:获得了某个消息或信息。
得时(de shí)的意思:把握时机,及时行动。
凋残(diāo cán)的意思:指花木凋谢、植物凋零,形容事物衰败、残破无存。
泛梗(fàn gěng)的意思:指在网络文化中广泛传播的梗,可以用来形容一种流行的文化符号、网络迷因或者流行语。
俯仰(fǔ yǎng)的意思:低头和抬头的动作,表示对上级或长辈的敬重和顺从。
孤怀(gū huái)的意思:形容内心孤独寂寞,思念远方的亲人或朋友。
何不(hé bù)的意思:表示提出建议或劝告,意思是为什么不去做某件事情。
护养(hù yǎng)的意思:护理养育。
怀冰(huái bīng)的意思:怀冰意指心中装着冷酷无情的念头,形容人心冷漠无情,没有同情心。
或时(huò shí)的意思:或者的时候,有时候
京国(jīng guó)的意思:指国都,也可用于形容地位高贵、权势显赫的人。
君子(jūn zǐ)的意思:君子指的是有德行和高尚品质的人,通常用来形容有修养、有风度、有道德的人。
可知(kě zhī)的意思:可以知道,能够了解或明白的意思。
琅玕(láng gān)的意思:形容珍贵、美好的东西。
凉风(liáng fēng)的意思:指清凉的风,也用来形容事物的情况好转。
冥阨(míng è)的意思:指深远而偏僻的地方,也用来形容事物的难以寻找或理解。
气候(qì hòu)的意思:指天气适宜,风和日丽,雨水适量,对农作物生长有利。
青琅(qīng láng)的意思:指宝石、玉石的美丽光泽。
人工(rén gōng)的意思:指人力所做的工作,与机器相对。
日夜(rì yè)的意思:日夜指的是白天和黑夜,常表示时间连绵不断,不分昼夜。
山气(shān qì)的意思:指山的气势或山中的气候。也用来形容人的气度、志向或气魄。
山谷(shān gǔ)的意思:山谷是指两山之间的低洼地带,成语“山谷”用来比喻人或事物处于困境或逆境中。
稍稍(shāo shāo)的意思:稍微、有点儿
生意(shēng yì)的意思:指商业活动、经营事务。
所居(suǒ jū)的意思:所居指的是所在的地方,表示人们所居住或所处的环境。
晚出(wǎn chū)的意思:指某人或某事物出现的时间晚于预期或晚于其他人或事物。
我生(wǒ shēng)的意思:指自己的一生、个人的生活。
萧晨(xiāo chén)的意思:形容早晨的寂静和清凉。
新居(xīn jū)的意思:指新建的住宅或新搬入的居所。
心香(xīn xiāng)的意思:形容人的内心纯净、高尚、美好。
心曲(xīn qǔ)的意思:指内心深处的感受、情感或意愿。
悬知(xuán zhī)的意思:指对某事情的结果或者真相心中没有底,感到担忧或者不安。
雪霜(xuě shuāng)的意思:形容寒冷冰冻的天气。
野人(yě rén)的意思:指行为举止粗野、不合群的人。
一一(yī yī)的意思:逐个、一个一个地;按顺序、依次。
一顺(yī shùn)的意思:一路顺畅,一帆风顺
有数(yǒu shù)的意思:有确切的数量或程度。
众目(zhòng mù)的意思:众多目光注视下,无法隐藏或逃避
中虚(zhōng xū)的意思:指中间的空虚或缺失。
转轴(zhuǎn zhóu)的意思:比喻事物的核心或关键部分。
青琅玕(qīng láng gān)的意思:形容物品珍贵、华丽。
这首诗由清代末期至近现代初期的诗人陈曾寿创作,名为《和渭渔三兄咏草木诗》。诗中以杜甫的居所为背景,借竹子的形象抒发了对人生境遇的感慨与思考。
诗的开头“杜老所居地,必有数竿竹”,以杜甫的竹居为引子,表达了竹子在文学中的象征意义,即坚韧不拔、高洁自守的精神品质。接着,“我生如泛梗,遗同此心曲”一句,诗人将自己比作随波逐流的浮萍,表达了人生的无常与漂泊感,同时也暗含着对竹子坚韧精神的向往。
“新居种百竿,日夜鸣寒玉”描绘了诗人新居周围竹林的景象,竹子在寒夜中发出清脆的声音,既展现了竹子的生机勃勃,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接下来的几句“耸雪虽便娟,战风终损蹙。过春叶犹黄,深夏丛始绿”,通过四季更迭中竹子的不同状态,表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循环与变化,同时也隐喻了人生的起伏与变迁。
“悬知苍碧时,已值凉风复。晚出及萧晨,得时惭众目。”诗人想象着竹子在苍翠之时,享受着凉爽的微风,傍晚时分,竹子在晨光中显得格外谦逊,这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自身品格的反思与追求。
“瘦节终不展,来序若相逐。雪霜复何辞,俯仰随转轴。”竹子虽然瘦弱,却始终挺立,面对严冬的雪霜也不退缩,这象征着诗人即使身处逆境,也能保持坚韧不屈的精神。
“前过古冥阨,野人赠修兰。孤怀冰雪中,忽化青琅玕。”诗人提到在经过险峻之地时,得到野人的兰花赠予,这兰花与竹子一样,都是高洁之物,象征着诗人内心的纯净与高尚。
“新采带山气,美箭方丛攒。自携京国来,渐觉青痕乾。”诗人描述了从京城带来的竹子,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失去了原有的湿润与活力,这反映了外界环境对个体的影响。
“因访种兰人,得知护养难。中虚防湿根,馀地容舒蟠。”诗人通过询问种兰人,了解到竹子的养护不易,需要防止根部受潮,留有足够的空间让竹子生长,这不仅是对竹子生长条件的描述,也是对人生中需要细心呵护、正确引导的启示。
“多丛喜并植,如结君子欢。一一顺其性,稍稍回初观。”诗人希望竹子能够成群生长,如同君子之间的和谐相处,顺应自然规律,展现出竹子的原始风貌。
“终然异山谷,半开旋凋残。心香或时歛,蒂露不常漙。”竹子最终不同于山谷中的自然状态,半开的状态很快就会凋零,这既是对竹子命运的感慨,也是对人生短暂与无常的思考。
“不知气候迕,但责人工完。生意兹可知,何不求所安。”诗人提出,竹子的命运并非完全由自然决定,人为因素同样重要,他呼吁人们应该关注并维护自然界的平衡,寻求生活的安定与和谐。
整首诗通过对竹子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与美丽,也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与道德观念,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见解和情感寄托。
忠诚未格天,大风撼我舟。
志仁幸安土,长滩若为留。
柔泥不着石,傲睨登瀛洲。
鸡鸣黯月色,龙眠聒惊流。
滔天玉雪涌,拍拍驱群牛。
樯颠楫欲摧,衣袽戒且忧。
却忆淮浦吟,整襟法前修。
须臾藉晴曙,长空敛云浮。
青山秀绿树,沽酒听渔讴。
眷眷侧席怀,至德侔商周。
干城有元老,克壮咸嘉猷。
蠢虏诚匪茹,大邦敢为仇。
风狂不过日,阳出阴旋收。
岂尔螳螂资,乃肆当辙游。
直捣向贺兰,勒石燕然陬。
四海瞻皇图,万年固金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