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东湖诗》
《东湖诗》全文
宋 / 李廌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翠荇弄水出没,紫莼浸滑涎蜿蜒

川光遥接行潦前,野气空阔浮寒烟。

常思郢客解刺船,岂解乘槎青天

又思吾儿能测渊,岂能夺得骊颔蠙。

上升回复入海,只恐澄海为桑田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dōngshī
sòng / zhì

cuìxìngnòngshuǐshíchūméichúnjìnhuáxiánwānyán

chuānguāngyáojiēxíngliáoqiánkōngkuòhányān

chángyǐngjiěchuánjiěchéngcháshàngqīngtiān

yòuérnéngyuānnéngduóhànpín

shàngshēngquèhuíhǎizhīkǒngchénghǎiwèisāngtián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乘槎(chéng chá)的意思:乘槎是指乘坐木筏或木船过河,比喻借助他人或外力以达到目的。

出没(chū mò)的意思:指人或事物在某个地方频繁出现或活动。

川光(chuān guāng)的意思:

波光水色。 唐 岑参 《林卧》诗:“远峯带雨色,落日摇川光。” 唐 杜甫 《白水县崔少府高斋三十韵》:“兵气涨林峦,川光杂锋鏑。” 唐 韦应物 《义演法师西斋》诗:“长啸依亭树,悵然川光瞑。”

夺得(duó de)的意思:夺取,取得

回复(huí fù)的意思:

[释义]
(1) (动)回答;答复(多指用书信)。给他的来信作个回复。(作宾语)
(2) (动)恢复(原状)。回复原形。(作谓语)
[构成]
并列式:回+复
[同义]
回答、答复

空阔(kōng kuò)的意思:广阔无垠,辽阔无边

弄水(nòng shuǐ)的意思:指无法掌握、驾驭或处理好水,比喻无法应付事物或处理问题。

岂能(qǐ néng)的意思:表示不可能或不能够。常用于反问句或否定句中,用来表达强烈的否定态度。

青天(qīng tiān)的意思:指晴朗明朗的天空,也可引申为没有障碍或压力的境地。

却回(què huí)的意思:却指转身,回指转身回去。表示事情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又回到原来的状态或位置。

桑田(sāng tián)的意思:比喻沧海桑田之变化,形容世事变迁。

上升(shàng shēng)的意思:形容事物兴旺发达,日益增长

时出(shí chū)的意思:指某种事物在特定的时候出现或发生。

蜿蜒(wān yán)的意思:曲折延伸,弯弯曲曲。

行潦(xíng liáo)的意思:指行走的水流,比喻人的行踪、行动。

野气(yě qì)的意思:指人的性格豪放、狂放不羁,不受拘束的气质。

郢客(yǐng kè)的意思:指能够理解并欣赏音乐、文学、艺术等方面的人。

翻译
翠绿的荇菜在水中时隐时现,紫色的莼菜滑溜溜的,仿佛涎液般蜿蜒流淌。
江面的光影遥遥相接,延伸到前方的小溪,野外的气氛开阔,寒烟浮动。
常常想起楚地的渔夫熟练地划船,他们怎能乘坐木筏飞上青天?
又想念我的孩子能深潜探索深渊,怎可能像龙一样夺取明珠?
即使能升天,最终还是要回归大海,只担心那澄清的大海会变成桑田。
注释
翠荇:绿色的荇菜。
弄水:在水中嬉戏。
紫莼:紫色的莼菜。
滑涎:光滑如涎液。
蜿蜒:曲折延伸。
川光:江面的光影。
行潦:小溪流水。
野气:野外的气息。
寒烟:冷清的烟雾。
郢客:楚地的渔夫。
刺船:熟练划船。
乘槎:乘坐木筏。
青天:天空。
吾儿:我的孩子。
测渊:深潜探索。
骊颔蠙:龙颔的明珠。
上升:升天。
回复:返回。
澄海:澄清的大海。
桑田:变成桑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状态。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远大志向和深厚情感的眷恋。

"翠荇弄水时出没,紫莼浸滑涎蜿蜒"中的翠荇和紫莲生长在水中,它们或出现在水面,或隐匿于水下,这种生长状态似乎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波动与变化。

接下来的"川光遥接行潦前,野气空阔浮寒烟"则描绘了一幅开阔的自然景观。河流的光泽与远处的云雾相连,营造出一种空旷而又神秘的氛围。

"常思郢客解刺船"中的"郢客"可能指的是古代的游子,他们解开船舱,准备启航,这里象征着诗人对自由生涯的向往。而"岂解乘槎上青天"则更加深化了这种意境,似乎在说即便是一艘简陋的小船,也能载着诗人达到更高的精神层次。

紧接着的"又思吾儿能测渊"可能是在表达对后代或门生能够探索深邃知识的期待。而"岂能夺得骊颔蠙"则是用了古代典故,形容才能出众,足以解决世间难题。

最后两句"上升却回复入海,只恐澄海为桑田"则表达了一种对于物我两忘、超脱尘俗的追求。诗人似乎在担忧,即使达到某种高度的精神状态,也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而重新回到现实中去,正如大海最终可能变成平凡的大地。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探索,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由、知识和超脱世俗的深切向往。

作者介绍
李廌

李廌
朝代:宋   字:方叔   号:德隅斋   籍贯:华州(今陕西华县)   生辰:zhì)(1059-1109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猜你喜欢

挽芸居二首·其二

诗思閒逾健,仪容老更清。

遽闻身染患,不见子成名。

易箦终婚娶,求棺达死生。

典刑无复睹,空有泪如倾。

(0)

落叶

西风不管鹊巢寒,成阵飘来响更乾。

最是山房秋思客,梦回疑作雨声看。

(0)

内人烧香图

花底烧香深闭门,宫鸦栖了已黄昏。

君王未识无人妒,虽不承恩却感恩。

(0)

朝中措·其二二妙堂落成二十馀年,而庐阜隐然常在有无间,似不肯为老人出也,作长短句以招之

大江流处是庐峰。苍玉照晴空。

何事浅鬟浓黛,却成烟雨溟濛。

如今纵有,云涛万顷,翠巘千重。

传语云间五老,一尊须要君同。

(0)

寄云泉僧永颐·其二

颂罢南华谁得闻,两川寒玉一禅身。

松边弹舌低声念,莫引龙来变作人。

(0)

菩萨蛮

霜风渐入龙香被。夜寒微涩宫壶水。滴滴是愁声。

声声滴到明。梦魂随雁去。飞到颦眉处。

雁已过西楼。又还和梦愁。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阮阅 查慎行 蔡肇 叶小鸾 陈衍 卢祖皋 杨巨源 张玉娘 曹松 张正见 潘阆 杨继盛 赵汝腾 林季仲 陈元光 关汉卿 宋荦 苏曼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