迩因老且病,众务惭身先。
徒以口舌劳,兀傲谁与怜。
百篇(bǎi piān)的意思:指大量的文章或作品。
揣己(chuāi jǐ)的意思:指能够自省、自我反思,并从中得到启示和教训。
措心(cuò xīn)的意思:关心、留心、用心
耕田(gēng tián)的意思:耕田是指农民进行农田耕作的活动,也可比喻勤劳努力的工作。
苟然(gǒu rán)的意思:草率而不认真地做事情。
甲子(jiǎ zǐ)的意思:甲子是指中国传统的六十甲子纪年法中的一个单位,也表示六十年的周期。在成语中,甲子常用来表示长时间、久远的意思。
君子(jūn zǐ)的意思:君子指的是有德行和高尚品质的人,通常用来形容有修养、有风度、有道德的人。
口舌(kǒu shé)的意思:口舌指的是争吵、争执、争论等口头争吵的行为。
难为(nán wéi)的意思:为难、困扰、不容易
贫贱(pín jiàn)的意思:形容贫穷和贱贫的状态。
岂不(qǐ bù)的意思:表示反问或加强语气,意为“难道不是吗?”、“难道不会吗?”等。
畎亩(quǎn mǔ)的意思:指田地、农田。
日食(rì shí)的意思:指太阳被月亮遮挡,出现日全食或日偏食的现象。
往年(wǎng nián)的意思:过去的年份;以往的岁月。
无他(wú tā)的意思:没有其他;没有别的。
行当(háng dɑng)的意思:行当是指职业、工作或行业。
燕逸(yàn yì)的意思:形容飞翔的燕子自由自在,意味着自由不受束缚,逍遥自在。
众务(zhòng wù)的意思:指众人共同努力、合作完成一项事务。
自处(zì chǔ)的意思:指一个人能够自我调整,处理好自己的事情,不依赖他人,也不被外界影响。
这首诗是明代僧人释函是所作的《春佃六首》中的第六首,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人生选择。首句“甲子行当健”寓意年龄虽大,但应保持健康活力;“今春逾往年”则强调今年春天比以往更有生机。接下来,诗人通过“日食几一升,颂诗尝百篇”描绘了自己的日常生活,每日读书诵诗,生活简朴而充实。
诗中“措心无他营,所慕维耕田”表达了诗人对农耕生活的向往,认为贫贱虽是本分,但田野中不乏贤能之人。他认识到虽然闲适的生活(如“燕逸”)有其乐趣,但个人的满足感难以从这种安逸中获得。由于年老体病,诗人感到自己在处理事务上力不从心,感叹“众务惭身先”。
“徒以口舌劳,兀傲谁与怜”表达了诗人对于空谈无为的自嘲,感叹无人理解他的孤傲。然而,他坚守君子之道,认为贵在自我修养,而非苟且偷生,这体现了诗人的高尚情操和独立人格。
总的来说,这首诗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崇尚自然与劳动,以及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坚韧与自省。
注望晓山,晴色丽、晨餐应饱。
縠纹平、涨天渺渺。
倚藤枝、撑艇子,昔游曾到。
江山自古,水云转好。
怅年来、心纵在,盟寒鸥鸟。
故人中、黑头渐少。
问几时、寻旧约,石矶重扫。
一竿钓月,鬓霜任老。
别来何处,酒醒后,梦难觅。
晚日溪亭,清晓便挂帆席。
满载离愁,指去程,还作江南行客。
目断层城,数迢迢山驿。
素巾空染,泪痕斑、应是暗中滴。
记得轻分,玉箫犹自凄咽。
昨夜东风,梅柳惊春色。
料伊也、没心情,过却好天良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