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八代(bā dài)的意思:指家族的世代,也用来形容世世代代,代代相传。
长沙(cháng shā)的意思:指人的性情坚定不移,不易改变。
沉疴(chén kē)的意思:沉疴是指长期积久的疾病,也用来比喻长期困扰人的问题或顽疾。
风度(fēng dù)的意思:指人的仪态和风采,表示人的举止文雅、得体。
贱子(jiàn zǐ)的意思:指品德低劣、卑鄙无耻的人。
教育(jiào yù)的意思:指引、培养和引导个体以获得知识、技能和价值观的过程。
九龄(jiǔ líng)的意思:形容年老的人。
立宪(lì xiàn)的意思:指国家通过宪法确立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权力机构。
琼瑰(qióng guī)的意思:形容美丽华丽,如珍珠宝石一般的美丽。
十年(shí nián)的意思:指时间长久,表示时间的长短。
四海(sì hǎi)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广阔的天地。也表示四面八方、各个地方。
天下(tiān xià)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全国或全境。
文章(wén zhāng)的意思:指文学作品或写作杰作。
献替(xiàn tì)的意思:主动替别人承担责任或代替别人受罚。
以上(yǐ shàng)的意思:指在前文或前述的事物、内容等。
英才(yīng cái)的意思:指具有出众才华和能力的人。
元亮(yuán liàng)的意思:形容光亮耀眼,也可用来形容人的才华出众。
杖履(zhàng lǚ)的意思:指老人的拐杖和鞋子,代指年老体弱。
范仲淹(fàn zhòng yān)的意思:指有才德的人被贬官或下放乡间,但仍能保持自己的品德和才能。
- 鉴赏
此挽联以高度概括之笔,颂扬了张百熙先生在教育与政治领域的卓越贡献。上联“献替争十年立宪,教育遍四海英才”赞其为推动立宪制度与教育普及的先驱,致力于培养国家的栋梁之才。下联“痛沉疴竟泣琼瑰,群惜范仲淹治天下日少”则表达了对张百熙先生因病早逝的惋惜之情,同时将他与范仲淹相提并论,赞誉其治国理政的才能。
“文章起八代之衰,风度在九龄以上”是对张百熙文学造诣的高度肯定,认为他的作品在文坛上起到了复兴的作用,并且其个人的风采超越了九岁的孩童,寓意其人格魅力非凡。最后,“只贱子未亲杖履,忍诵陶元亮赠长沙公诗”则表达了对未能亲自向张百熙表达敬意的遗憾,以及对张百熙逝世后,人们悼念之情的深切表达,引用陶渊明的诗句,进一步渲染了哀思之情。
整体而言,此挽联不仅赞扬了张百熙在教育、政治和文学方面的成就,更表达了对其早逝的深深惋惜和对后世影响的无限怀念。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凤凰台上忆吹箫.题唐陶山刺史鬓丝禅榻图
一片灵机,三生慧业,竹炉烟袅微茫。
柳外残红数点,飞上禅床。
大好文章经济,多半寄、茶韵花香。
放衙早,避它热恼,乐此清凉。
江乡太湖飘渺,喜官还似佛,鬓为民苍。
更手植、夭桃万树,管领春光。
燕寝风恬昼静,蒲团坐、心孕清香。
听松下,沸泉细谱宫商。
死别离
昔闻生别离,不闻死别离。
无论生与死,我独身当之。
北风吹枯桑,日夜为我悲。
上视沧浪天,下无黄口儿。
人生不如死,父母泣相持。
黄鸟各东西,秋草亦参差。
予生何所为,予死何所辞?
白日有如此,我心当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