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部人(bù rén)的意思:指不称职的人,指不称职的官员或工作人员。
出主(chū zhǔ)的意思:指能够把握主动权,掌控局面。
慈母(cí mǔ)的意思:慈母是一个表示母亲慈爱、关怀和无私奉献精神的成语。
富厚(fù hòu)的意思:形容财富或资源丰富。
归德(guī dé)的意思:指归还德行,回复道德品质。
和雨(hé yǔ)的意思:指和睦相处,和谐相伴的境地。
历险(lì xiǎn)的意思:历险指经历危险、险阻的经历或冒险行动。
蛮夷(mán yí)的意思:指外族或外国人,常用来指代粗野、无礼的人。
慕义(mù yì)的意思:对道义、正义的崇敬和追求。
日入(rì rù)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天黑了。也用来比喻人的生命终结或者事情的结束。
日出(rì chū)的意思:太阳从地平线升起,代表新的一天开始。
深恩(shēn ēn)的意思:深厚的恩情。
圣德(shèng dé)的意思:指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崇高的道德标准。
时适(shí shì)的意思:合适的时候
霜雪(shuāng xuě)的意思:形容严寒冰冻的景象或寒冷的气候。
所处(suǒ chǔ)的意思:所处指的是所在的环境或位置。
向化(xiàng huà)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受到外界的影响或改变而发生转变。
与人(yú rén)的意思:与他人相处、交往。
不远万里(bù yuǎn wàn lǐ)的意思:指不远的路程就可以走完很远的距离,形容人们为了实现目标而毫不犹豫地克服困难。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远夷之地的人们对中原文明的向往与归附,展现了古代中国对外来民族的包容与吸引力。诗中以“蛮夷所处。日入之部”开篇,形象地描述了边远地区的位置,接着“慕义向化。归日出主”,表达了这些地区的人们对中原文化的仰慕与追求,愿意归顺于中原的统治者。接下来,“圣德深恩。与人富厚”赞颂了中原政权的仁德与繁荣,强调了其对周边民族的恩泽与影响。
“冬多霜雪。夏多和雨”两句通过自然环境的描写,暗示了中原地区气候的适宜与稳定,与远夷之地的严酷相比,更显出中原的优越性。“寒温时适。部人多有”则进一步说明了中原文明对周边民族的吸引力,使得他们愿意适应并融入这种文明之中。
最后,“涉危历险。不远万里。去俗归德。心归慈母”表达了远夷之人不畏艰难险阻,跨越千山万水,只为追寻中原的文明与道德,将中原视为心中的母亲般的存在,体现了极高的忠诚与敬仰之情。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情的表达,展现了古代中国在文化、政治上的强大影响力以及对周边民族的感召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醉后狂言酬赠萧殷二协律
馀杭邑客多羁贫,其间甚者萧与殷。
天寒身上犹衣葛,日高甑中未拂尘。
江城山寺十一月,北风吹沙雪纷纷。
宾客不见绨袍惠,黎庶未沾襦裤恩。
此时太守自惭愧,重衣复衾有馀温。
因命染人与针女,先制两裘赠二君。
吴绵细软桂布密,柔如狐腋白似云。
劳将诗书投赠我,如此小惠何足论。
我有大裘君未见,宽广和暖如阳春。
此裘非缯亦非纩,裁以法度絮以仁。
刀尺钝拙制未毕,出亦不独裹一身。
若令在郡得五考,与君展覆杭州人。
载驰
载驰载驱,归唁卫侯。驱马悠悠,言至于漕。大夫跋涉,我心则忧。
既不我嘉,不能旋反。视尔不臧,我思不远。既不我嘉,不能旋济?视尔不臧,我思不閟。
陟彼阿丘,言采其蝱。女子善怀,亦各有行。许人尤之,众稚且狂。
我行其野,芃芃其麦。控于大邦,谁因谁极?大夫君子,无我有尤。百尔所思,不如我所之。
雪山歌
若有昆崙之西岷峨阴,天文上属井与参。
危峰列嶂高万仞,色映银汉光沉沉。
忆初康回触折天柱时,娲皇炼石补天多苦心。
故将太白作天骨,斯山独与同嵚崟。
势连西域白不断,极目万里皆瑶簪。
阴风号寒滕六过,琪花六出成琼林。
飞鸟不敢度,矧有哀猿吟。
光晶熠耀可望不可近,使人对此毛发寒森森。
其中何所有,冰蛇长十寻。
雪□与雪鼠,谷底藏尤深。
万年坚冰消不得,岂畏夏日能流金。
几回霜台闲骋目,独爱爽气清予襟。
何当乘风问真宰,请化此雪为甘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