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寄 题 刘 东 之 园 池 明 /王 韦 柱 史 园 池 万 竹 斜 ,小 罗 山 下 岸 乌 纱 。晚 畦 刈 罢 还 抽 叶 ,秋 径 归 来 未 着 花 。不 用 平 泉 繁 草 树 ,谁 言 蓬 海 剩 烟 霞 。平 生 赋 咏 多 休 暇 ,更 种 东 陵 十 亩 瓜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用(bù yòng)的意思:不需要、不必要
东陵(dōng líng)的意思:指人死后埋葬的地方,也用来比喻人们的归宿或安息之地。
赋咏(fù yǒng)的意思:赋咏是指用诗文或歌颂的方式来赞美或赞扬某人或某物。
归来(guī lái)的意思:返回原处或归还原处。
海剩(hǎi shèng)的意思:剩余、剩下的
平生(píng sh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一生的时间。
平泉(píng quán)的意思:指平静安宁的泉水,比喻人的心境平和、安定。
秋径(qiū jìng)的意思:秋径指的是秋天小径上的落叶,比喻人迹罕至、寂寞无人的景象。
乌纱(wū shā)的意思:指黑色的头巾或面纱,也比喻隐藏真相或掩盖事实。
休暇(xiū xiá)的意思:放假、休息的时间。
烟霞(yān xiá)的意思:指山间的烟雾和霞光,用来形容美丽的景色。
园池(yuán chí)的意思:指园中的池塘,用来形容环境优美、景色宜人的地方。
着花(zhe huā)的意思:指花朵开放或植物长势蓬勃,引申为事物取得成果或显露出优点。
柱史(zhù shǐ)的意思:柱石,指古代纪念碑上刻写的历史记载。比喻重要的历史资料或纪实。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韦的《寄题刘东之园池》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生机的园景图。首句“柱史园池万竹斜”,点出园池中的竹林繁茂,倾斜的竹影映衬着池水,显得清幽雅致。接下来,“小罗山下岸乌纱”进一步描绘了园子地理位置,暗示其坐落在青山环绕之中,环境宁静。
“晚畦刈罢还抽叶,秋径归来未着花”两句,通过写农事活动和季节变化,展现了园中生活的田园诗意。傍晚时分,竹林间的小径上,农人收割完毕,新竹又开始生长,而秋天的路径上还未见花开,透露出一种静待春华的期待。
“不用平泉繁草树,谁言蓬海剩烟霞”运用了比喻,表达园池虽不似名胜般繁华,但其自然之美足以媲美仙境,烟霞缭绕,意境深远。
最后两句“平生赋咏多休暇,更种东陵十亩瓜”,诗人自述平日里诗文创作之余,还有闲暇时间在园中种植瓜果,享受田园生活,流露出对这种简朴而悠闲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园池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亲近,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的隐逸情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游西宫有感
种种不如意,悠悠无复听。
漫寻村路好,似得片时醒。
水隐城坳白,山来树杪青。
晚田收袯襫,残日度笭箵。
兴入山阴道,诗如历下亭。
荒原子胥庙,千载想仪刑。
三月一日泊舟宿州城外因纵步至城北遂过天庆观道士留饮乃归
冰霜连暮春,既雨寒愈重。
扁舟缆荒亭,浅水咽微冻。
今晨稍和柔,始觉芳意动。
经旬厌拘束,乐事须一纵。
篮舆无俗情,鸱夷当宾从。
千花犯浓云,红紫相饯送。
未知滕薛长,乃若邹鲁鬨。
娉婷北门柳,别泪作凄痛。
陵陂少荒芜,亦未妨耕种。
道人喜我来,清谈破昏梦。
弹琴不须弦,风林助吟讽。
嫩玉捣香粳,浮蛆拨春瓮。
嘉蔬剪朝露,奇果市新贡。
西邻亦可人,明窗碾双凤。
人生一饱适,此外更何用。
七年城北交,事与朱阮共。
长诗不成篇,临行当三弄。
琼瑶报木桃,为子末后供。
《三月一日泊舟宿州城外因纵步至城北遂过天庆观道士留饮乃归》【宋·吕本中】冰霜连暮春,既雨寒愈重。扁舟缆荒亭,浅水咽微冻。今晨稍和柔,始觉芳意动。经旬厌拘束,乐事须一纵。篮舆无俗情,鸱夷当宾从。千花犯浓云,红紫相饯送。未知滕薛长,乃若邹鲁鬨。娉婷北门柳,别泪作凄痛。陵陂少荒芜,亦未妨耕种。道人喜我来,清谈破昏梦。弹琴不须弦,风林助吟讽。嫩玉捣香粳,浮蛆拨春瓮。嘉蔬剪朝露,奇果市新贡。西邻亦可人,明窗碾双凤。人生一饱适,此外更何用。七年城北交,事与朱阮共。长诗不成篇,临行当三弄。琼瑶报木桃,为子末后供。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11467c68c9005f50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