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会(bǎi huì)的意思:指一个地方聚集了各种各样的人,或者指一个人聚集了各种各样的才华、技能。
暴乱(bào luàn)的意思:指社会上出现的大规模动乱或暴力事件。
伯夷(bó yí)的意思:指遵循道义原则,舍弃权力和利益的人。
不期(bù qī)的意思:不期指不期望、没有预料到。表示事情出乎意料、超出预期。
采薇(cǎi wēi)的意思:采摘薇草。比喻以微薄的物品或微小的成果自慰。
采采(cǎi cǎi)的意思:形容心情愉快、精神饱满。
非为(fēi wéi)的意思:指不应该、不应当、不该做某事或者不是某种情况。
扶持(fú chí)的意思:支持、帮助、扶助
纲常(gāng cháng)的意思:纲常指的是国家法律法规的基本原则和规范。它是指社会秩序和人们行为准则的基础,也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平正义的重要保障。
高节(gāo jié)的意思:指高尚的品德和正直的行为。
何所(hé suǒ)的意思:指不知道在何处或不知道如何处理问题或情况。
可耻(kě chǐ)的意思:指行为或品德极其不光彩,令人感到羞耻的。
千祀(qiān sì)的意思:千百次的祭祀,形容非常虔诚地祭祀神灵。
深谷(shēn gǔ)的意思:指深山幽谷,比喻困境或危险的境地。
是非(shì fēi)的意思:指对是与非的辨别,也可指是非曲直、对错。
叔齐(shū qí)的意思:指亲戚关系疏远或交情淡薄。
谁子(shuí zǐ)的意思:指对自己的身份、地位或成就感到自负自满,看不起别人。
斯人(sī rén)的意思:指某人的品德、才华、风范等超出常人,令人敬佩和仰慕。
所有(suǒ yǒu)的意思:包含一切事物,涵盖全部范围
天下(tiān xià)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全国或全境。
西山(xī shān)的意思:指朝西方的山,也比喻远离烦恼、忧虑的地方。
- 鉴赏
这首诗《感遇(其二)》由明代诗人郑梦周所作,通过描绘西山深谷中的芳薇,以及古代义士叔齐与伯夷的故事,表达了对高尚节操和坚守原则的赞美。
首句“西山何所有,深谷多芳薇”以自然景观开篇,西山的景色被描绘得静谧而充满生机,深谷中生长着众多芬芳的花朵,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命力的氛围。
接着,“采采者谁子,叔齐与伯夷”将话题转向历史人物,点出了叔齐与伯夷这两位古代义士的名字。他们选择在粮食充足的情况下拒绝食用,宁愿采食野菜以保持自己的尊严和道德底线,这种行为体现了他们的高尚品质。
“食粟良可耻,采薇非为饥”进一步阐述了叔齐与伯夷的行为动机,并强调了他们并非因为饥饿才做出这样的选择,而是出于对道德和原则的坚持。
“姬氏除暴乱,八百会不期”提到了周朝初年的历史背景,暗示了叔齐与伯夷所处的时代背景,即周武王推翻商纣王的暴政,建立周朝。他们选择坚守道义,不与新政权合作,反映了他们对正义和道德的执着追求。
“天下皆称圣,斯人独是非”指出尽管天下人都称赞周朝的圣明,但叔齐与伯夷却独自站出来反对,表达了他们对传统权威和既定秩序的质疑与挑战。
最后,“高节凛千祀,纲常以扶持”总结了叔齐与伯夷的高尚节操,他们的行为如同千年不朽的丰碑,支撑和维护了社会的道德准则和伦理规范。
整首诗通过对叔齐与伯夷故事的叙述,表达了对高尚道德和坚守原则的崇高敬意,同时也反思了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关系,以及个人在面对权力与道德抉择时应有的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次韵陈季陵记梦
夜閒得安寝,方期万事休。
那知清梦中,蚁穴有胜游。
朝把南柯麾,暮猎龟山头。
停杯犹未举,俯仰二十秋。
等为幻缘缚,名实或相浮。
邯郸囊中枕,径渡竹叶舟。
俄顷失所历,变灭随东流。
游仙岂神交,因想理或不。
至人本无梦,偶梦非谬悠。
乃知一念熟,寤寐欻何求。
子建赋感甄,空贻方策羞。
何当破诸妄,自足销沉忧。
政使对痴人,言之亦寡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