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云·其四》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梨云(其四)》由明代诗人庄昶所作,通过“一笑冠巾万古同,莫将形迹到衰翁”这两句,诗人以轻松幽默的笔触,描绘了一幅与世无争、超然物外的隐逸之士形象。首句“一笑冠巾万古同”,以“一笑”开篇,寓意着诗人对生活态度的豁达与乐观,无论古今,这种洒脱自在的心态都是相通的。次句“莫将形迹到衰翁”,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于年老者的尊重与理解,劝诫人们不要因世俗的偏见而忽视了老年人的内心世界。
后两句“定知肯把梨云误,不负相留一月中”,则深化了主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这里,“梨云”可能象征着美丽的自然景色,尤其是春天梨花盛开的景象。“肯把梨云误”意味着诗人坚信不会错过这如诗如画的春景,而“不负相留一月中”则表达了诗人愿意在这样的美景中停留一个月,享受这份宁静与美好。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对自然美的深深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晓发天井关寄李师晦
山在水滔滔,流年欲二毛。
湘潭归梦远,燕赵客程劳。
露晓红兰重,云晴碧树高。
逢秋正多感,万里别同袍。
送别同用阔字
耿耿离念繁,萧萧凉叶脱。
缁尘素衣敝,风露秋江阔。
想得读书窗,岩花对巾褐。
晓发桐庐
客路去漫漫,桐溪上水滩。
扣船乘晓月,欹枕听回滩。
烟重江枫湿,沙平宿鹭寒。
闲吟试一望,疑在画屏看。
奉陪李大夫九日龙沙宴会
龙沙重九会,千骑驻旌旗。
水木秋光净,丝桐雅奏迟。
烟芜敛暝色,霜菊发寒姿。
今日从公醉,全胜落帽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