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者不可枉,白者不可缁。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保终(bǎo zhōng)的意思:坚持到底,不放弃,保持始终如一的原则或信念。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常在(cháng zài)的意思:经常在一起、时常在一起
晨兴(chén xīng)的意思:晨兴意为早起、早起的时候。形容人早晨起床活动、工作的时候。
端居(duān jū)的意思:指居高位或位于首位,也可以指处于最佳的位置或地位。
冠裳(guān cháng)的意思:指穿上礼服或华丽的服饰,表示正式或庄重。
何以(hé yǐ)的意思:为什么,怎么,用什么方法
兢兢(jīng jīng)的意思:小心谨慎,恭恭敬敬。
裘领(qiú lǐng)的意思:指人们对于物质生活的追求,特指以追求舒适的物质生活为目标。
日相(rì xiāng)的意思:指人的相貌或气质在日光下显得美丽动人。
三省(sān xǐng)的意思:反省自己的言行举止,自我检讨和反思自身的过错。
蓍龟(shī guī)的意思:指用蓍草和龟甲来占卜,比喻迷信的行为。
是非(shì fēi)的意思:指对是与非的辨别,也可指是非曲直、对错。
四勿(sì wù)的意思:四个不要做的事情
先哲(xiān zhé)的意思:指古代有德行、有学问、有智慧的先贤。
相仍(xiāng réng)的意思:相互投射、互相反映
俨若(yǎn ruò)的意思:形容态度庄重、举止端正,像是非常庄重的样子。
妍媸(yán chī)的意思:形容女子美丽或丑陋。
愿言(yuàn yán)的意思:指心中所愿的话语或要表达的意思。
知非(zhī fēi)的意思:指明明知道不是事实,却故意否认或歪曲事实。
重轻(zhòng qīng)的意思:指对待事物或问题的认真程度,以及对待人情的态度。表示对事物或问题重视与不重视的程度。
终始(zhōng shǐ)的意思:终点和起点,从开始到结束。
中心(zhōng xīn)的意思:指事物的核心、重点或最重要的部分。
自欺(zì qī)的意思:欺骗自己,自我欺骗
蘧伯玉(qú bó yù)的意思:蘧伯玉是一个姓氏和名字组成的成语,形容人的品德高尚,忠诚正直。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胡奎所作的《觉非诗》。诗中通过晨起整装、端坐沉思的情景,引出对古代哲人遗训的思考与借鉴。诗人以蘧伯玉五十岁方知非的故事为引子,探讨了人生中的是非判断与道德抉择。
“贤哉蘧伯玉,五十始知非。”诗人首先引用蘧伯玉的故事,说明了人生的智慧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时间与经验的积累。蘧伯玉五十岁才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这不仅是对个人成长的反思,也是对后世的一种警示。
接下来,“是非日相仍,何以决群疑。”表达了面对日常生活中不断涌现的是非问题时,人们常常感到困惑和迷茫。诗人提出的问题,实际上是对如何做出正确判断的深思。
“四勿我裘领,三省我蓍龟。”这里运用了象征手法,将“四勿”(即不妄语、不绮语、不两舌、不恶口)比作裘领,强调了道德规范的重要性;“三省”(即每日三次反省自身言行)则比作蓍龟,象征着自我检视与内省的必要性。这两句诗强调了通过遵循道德准则和自我反省来指导行为的重要性。
“衡以较重轻,鉴以别妍媸。”诗人进一步阐述了通过公正的衡量与审美的鉴赏来区分事物的轻重与美丑。这不仅是对物质世界的认知,更是对人性、道德和社会价值的深刻洞察。
最后,“直者不可枉,白者不可缁。”这两句诗强调了坚持正直与纯洁的重要性,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内心的价值观不应受到动摇或污染。
“愿言保终始,中心毋自欺。”诗人以愿望的形式,表达了希望人们能够始终坚守内心的道德准则,不被外界诱惑所蒙蔽,保持真诚与纯净的心灵。
综上所述,《觉非诗》通过一系列的比喻与象征,深入探讨了个人道德修养、是非判断以及内心世界的纯净与坚守,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与独到见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任载、齐古二秀才自洞庭游宣城
洞庭非人境,道路行虚空。
二客月中下,一帆天外风。
鱼龙波五色,金碧树千丛。
闪怪如可惧,在诚无不通。
扣奇知浩淼,采异访穹崇。
物表即高韵,人间访仙公。
宣城文雅地,谢守声闻融。
证玉易为力,辨珉谁不同。
从兹阮籍泪,且免泣途穷。
汴州离乱后忆韩愈、李翱
会合一时哭,别离三断肠。
残花不待风,春尽各飞扬。
欢去收不得,悲来难自防。
孤门清馆夜,独卧明月床。
忠直血白刃,道路声苍黄。
食恩三千士,一旦为豺狼。
海岛士皆直,夷门士非良。
人心既不类,天道亦反常。
自杀与彼杀,未知何者臧。
与韩愈、李翱、张籍话别
朱弦奏离别,华灯少光辉。
物色岂有异,人心顾将违。
客程殊未已,岁华忽然微。
秋桐故叶下,寒露新雁飞。
远游起重恨,送人念先归。
夜集类饥鸟,晨光失相依。
马迹绕川水,雁书还闺闱。
常恐亲朋阻,独行知虑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