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七言四韵十六首·其十六》
《七言四韵十六首·其十六》全文
宋 / 张伯端   形式: 七言律诗

万卷仙经话总同,金丹只此是根宗。

依他坤位生成体,种向乾家交感宫。

莫怪天机漏尽,都缘学者迷蒙

若人了得中意,立见三清太上翁。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成体(chéng tǐ)的意思:指事物发展到一定阶段,达到完善或成熟的状态。

交感(jiāo gǎn)的意思:指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心灵共鸣。

金丹(jīn dān)的意思:指道家修炼中所追求的长生不老药物,也可比喻极其珍贵的东西。

了得(liǎo de)的意思:形容某种程度或水平超过一般,非常出色或厉害。

漏尽(lòu jìn)的意思:指事情没有完全做到或者没有尽如人意。

迷蒙(mí méng)的意思:形容事物模糊不清,不明朗。

三清(sān qīng)的意思:指道教中的三位神仙,即玉清、上清、太清,也泛指道教的三个层次。

生成(shēng chéng)的意思:

◎ 生成 shēngchéng
(1) [form;produce]∶产生形成
石油的生成要经历漫长的岁月
(2) [be born (gifted) with]∶生来就如此
他生成讨人喜欢
(3) [bear and rear]∶抚养
父母生成大恩

太上(tài shàng)的意思:指最高的、最尊贵的。

天机(tiān jī)的意思:指天意、天数、天道的机密。

仙经(xiān jīng)的意思:指神仙之道或神仙的经书,也比喻高深的学问或修行的方法。

学者(xué zhě)的意思:形容一个人博学多才,知识渊博。

只此(zhī cǐ)的意思:只有这一个,仅此一次

中意(zhòng yì)的意思:喜欢、钟爱、看重

注释
万卷:众多的。
仙经:道教的神秘经典。
总同:相通或一致。
金丹:道教修炼的内丹。
根宗:根本源头。
依他:依照。
坤位:八卦之一,象征地或阴性。
生成体:形成或塑造身体。
乾家:八卦之一,象征天或阳性。
交感宫:相互感应的场所。
天机:自然的奥秘或神秘法则。
漏尽:完全揭示。
学者:研究者或求知者。
迷蒙:困惑或迷茫。
了得:理解或领悟。
诗中意:诗中的深层含义。
三清太上翁:道教中的三位最高神,即玉清、上清、太清。
翻译
万卷仙经中的奥秘都相同,金丹之道就源于此根本。
遵循坤卦的原理来塑造身体,种植在乾卦相互感应的领域。
不要奇怪天机都被揭示殆尽,全是因为研习者大多迷茫懵懂。
如果能领悟诗中的深意,立刻就能见到三清尊神。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伯端的作品,名为《七言四韵十六首》中的第十六首。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道教修炼内丹的诗歌。

"万卷仙经话总同,金丹只此是根宗。"

这两句诗表达了对道教仙经的崇敬和信仰,以及将金丹作为修炼成仙的根本之意。

"依他坤位生成体,种向乾家交感宫。"

这里借用易经的坤(地)与乾(天)的概念来描述内丹修炼过程中,通过调和阴阳达到灵肉合一的境界。

"莫怪天机俱漏尽,都缘学者尽迷蒙。"

这两句诗指出许多人对于道教的奥秘不够理解,因为他们自己没有真正领悟其深意。

"若人了得诗中意,立见三清太上翁。"

最后两句表达了一旦有人能够领会这首诗所蕴含的修炼之道,就能直接体验到三清境界,即最高的精神境界,与太上老君相通。

整首诗通过深奥的语言和隐喻,描绘了作者对于内丹修炼的理解,以及对道教修仙之路的向往与追求。

作者介绍
张伯端

张伯端
朝代:宋

张伯端(公元983年—1082年),一说(公元984年—1082年),道教南宗初祖,字平叔,号紫阳、紫阳山人,后改名用成(或用诚)。人称“悟真先生”,传为“紫玄真人”,又尊为“紫阳真人”。临海(今属浙江)人。自幼博览群书,学贯古今中外,涉猎诸种方术。曾中进士,后谪戍岭南。于成都遇仙人(一说此仙人即为刘海蟾)授道,后著书立说,传道天下。
猜你喜欢

福州会馆元宵灯联

宝烛看龙衔,万户笙歌无禁夜;

香尘随马度,九衢烟月太平人。

(0)

对客联

画草发生,顷刻工夫非为雨;

笔花灿烂,须臾造化不关春。

(0)

西偏联

长身唯食粟;老眼渐生花。

(0)

东偏联

暂拄西山笏;闲开北海尊。

(0)

看黄蔷薇

满院蔷薇金缕斜,淡黄端不让宫鸦。

主人何处空相赏,兮付山童漫折花。

(0)

五日杂言·其二

少妇缝鸡嗉,金云蹙绛纱。

斜簪珠络索,倒插石榴花。

(0)
诗词分类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诗人
查慎行 蔡肇 叶小鸾 陈衍 卢祖皋 杨巨源 张玉娘 曹松 张正见 潘阆 杨继盛 赵汝腾 林季仲 陈元光 关汉卿 宋荦 苏曼殊 唐彦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