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叶斫多手欲坼,砺斧就觅涧边石。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辨人(biàn rén)的意思:辨别人物真实身份或真实意图。
不为(bù wéi)的意思:不关心,不理会
会稽(huì jī)的意思:指人的品行高尚,能够坚守正义,并且不为外界所动摇。
近远(jìn yuǎn)的意思:近距离和远距离。
克荷(kè hé)的意思:指能够抵御压力、克服困难,坚强不屈的精神品质。
老夫(lǎo fū)的意思:指年纪大的男性,多用于自称或自嘲。
气力(qì lì)的意思:指体力和精力。
人声(rén shēng)的意思:指人们的声音喧闹嘈杂,如锅碗瓢盆之声,形容人声嘈杂、喧闹。
上山(shàng shān)的意思:指向山上走或攀登山峰,也可引申为追求进步、攀登事业的意愿。
少年(shào nián)的意思:指年纪轻的男孩子或青年人。
深浅(shēn qiǎn)的意思:指事物的程度、程度的深浅。
时复(shí fù)的意思:时光回转,时间重复。
松柏(sōng bǎi)的意思:指人品高尚,道德品质优良,像松树和柏树一样坚贞不屈。
太守(tài shǒu)的意思:指官职品级较高的地方官员。
析薪(xī xīn)的意思:指把木材砍成小块,用于烧火取暖。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或处理事情。
小儿(xiǎo ér)的意思:指儿童、小孩子。
遗金(wèi jīn)的意思:指留下的金钱或财物。
折柳(zhé liǔ)的意思:指离别时伤感的情绪。
枝叶(zhī yè)的意思:指一个整体中的细节或次要部分。
啄木(zhuó mù)的意思:
即啄木鸟。《艺文类聚》卷九二引 晋 傅玄 《啄木》诗:“啄木高翔鸣喈喈,飘摇林薄著桑槐。” 前蜀 贯休 《湖头别墅》诗之三:“园飞青啄木,簷挂白蜘蛛。” 清 赵翼 《戏咏蛛网》诗:“啄木嘴画符,树蠹起受劾。”参见“ 啄木鸟 ”。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伐木者在山中劳作的场景,充满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存的意境。
首句“上山知入云深浅,出云忘计山近远”,诗人以登山者的视角,表达了对自然环境的深切感知。上山时,他们能够感受到云雾的深浅,而走出云层后,却忘记了山的距离,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接着,“不辨人声与斧声,但闻啄木四山鸣”一句,通过声音的对比,展现了伐木工作的繁忙与自然界的生机。伐木声与啄木鸟的叫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既展现了人类活动的痕迹,也突出了自然界的活力。
“枝叶斫多手欲坼,砺斧就觅涧边石”描绘了伐木者劳作的艰辛。他们砍伐枝叶,以至于手都快被磨破,寻找石头磨砺斧头,展现了伐木工作的繁重和伐木者的坚韧不拔。
“老夫气力非少年,歇担时复赪两肩”则通过老伐木者与年轻伐木者的对比,表现了岁月的痕迹和劳动的艰辛。老伐木者虽然体力不如年轻人,但在休息时肩膀仍因劳累而泛红,体现了他们的辛勤付出。
“小儿作筐学折柳,路有遗金未解取”描述了孩子们在伐木现场的学习与发现。他们学习制作篮子,甚至发现了路上的金子却不拾取,展现了孩子们的纯真与对规则的尊重。
最后,“析薪克荷不为苦,松柏埋人能活汝”表达了对伐木工作的态度。即使背负沉重的木材,也不觉得辛苦,因为松柏可以滋养生命,体现了伐木者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珍视。
“会稽太守坐厌贫,有薪不卖杀其身”则是对官场腐败的讽刺。会稽太守因贫困而坐立不安,却不愿卖掉木材来改善生活,最终选择自杀,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公和人性的扭曲。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伐木工作中的辛劳与自然之美,同时也蕴含了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恭和令制感秋
金虎肃秋气,属兹摇落时。
淅沥暮蝉涩,嘹唳征鸿悲。
遥巘云冒絮,平林露成帷。
黄凋菡萏盘,红坠芙蓉枝。
湿叶填断堑,寒藤蔓荒篱。
东储感物变,西陆占星移。
清风已预戒,秋阳岂难知。
偶尔叹憭慄,卓然吐新奇。
想象酒方酣,浩荡思无涯。
不学楚人赋,载赓豳土诗。
余有足疾因感柳子厚跂乌篇
跂乌肖翘丛薄间,低头塌翅人所怜。
既无三足相疑妒,恐可夤缘到日边。
余方悼亡适山圃牡丹芍药盛开赋长句
白巾对红艳,哀乐自不同。
缅彼古之人,拔去礼法中。
亲丧至呕血,悲涕固无从。
不哭即饮酒,陶然醉为乡。
吾爱蒙庄子,鼓盆歌慨慷。
吾笑潘河阳,忍泪赋悼亡。
自古皆有死,生灭固其常。
生也根一气,死焉归渺茫。
钟情虽我辈,达节圣所臧。
且日饮无何,久久永相忘。
再赋醒心亭
小桥枕沧湾,一水绕清激。
横来莫知源,委去无寻迹。
戏鱼时度浅,好鸟忽鸣寂。
堂坳隐空谾,竹树閟寒碧。
朝霏溢朱栱,倒影汎瑶席。
仰窥一径上,始觉藏深僻。
尚忆客中行,盘峤倦登陟。
峰回路忽下,溪馆曾休息。
高低相掩映,景趣无终极。
朅来坐忘疲,欲去或穷夕。
安得青霞人,共此白云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