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日(bái rì)的意思:指白天、日间。也可用来形容事情明摆着的、显而易见的。
北学(běi xué)的意思:指学问或知识的范围较窄或浅薄。
不材(bù cái)的意思:指人才不足、能力低下,没有什么才能或价值。
称尊(chēng zūn)的意思:对尊贵的人表示敬意或对他人的尊重。
底事(dǐ shì)的意思:底事指底细、真相、内情。表示了解事情的真相或内幕。
国有(guó yǒu)的意思:由国家所有,属于国家所有
黄昏(huáng hūn)的意思:指太阳下山后,天色暗淡,天黑之前的时段,也用来比喻事物的末期或衰退阶段。
栎社(lì shè)的意思:指一个人或者一个团体在某一领域内具有权威或者垄断地位。
桥门(qiáo mén)的意思:指能够沟通、连接两个不同地方或者两个不同群体的人或事物。
丘壑(qiū hè)的意思:形容地势崎岖、起伏不平的山地。
去国(qù guó)的意思:离开自己的国家,背井离乡。
声教(shēng jiào)的意思:指以声音教导人们,通过言传身教来教育和启迪他人。
叔孙(shū sūn)的意思:指叔父和侄子之间的亲属关系。
谈经(tán jīng)的意思:指谈论经书、经典或学问的事情。
无语(wú yǔ)的意思:没有话可说,无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或看法。
忧天(yōu tiān)的意思:形容忧虑的心情非常深沉,忧愁不安。
有心(yǒu xīn)的意思:用心、用意
于今(yú jīn)的意思:指到了现在,表示时至今日。
置身(zhì shēn)的意思:置身意味着身处于某种环境或情境中。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黄锦所作的《和吴生韵(其一)》。诗中描绘了一位谈论经书、声名远播的学者形象,却在当今无人与之共论学问,表达了孤独与无奈的情感。
首联“谈经声教溢桥门,底事于今谁共论”描绘了这位学者在桥边传授知识、声名远播的情景,却感叹现今无人能与他共同探讨学问,流露出一种知音难觅的孤独感。
颔联“去国有心悬白日,忧天无语对黄昏”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孤独与忧虑的情绪。学者内心渴望为国效力,却只能在白日时分空有此心;面对未知的未来,只能在寂静的黄昏默默担忧,无法找到倾诉的对象。
颈联“从吴北学怀张陆,佐汉宗儒鄙叔孙”通过引用历史人物,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对比。学者向往像张、陆那样的贤士,以及汉代宗儒的高尚品质,而对那些被贬低的学者表示不屑,暗示自己追求的理想与现实存在差距。
尾联“愧我不材耽栎社,置身丘壑漫称尊”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能的谦逊自省。他自认不才,却依然选择与山林为伴,以自然为尊,体现了他对自由与自然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奈与自我安慰的心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位学者的孤独与忧虑,反映了当时社会环境下知识分子的处境与心态,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与现实、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