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秋 日 登 海 州 乘 槎 亭 宋 /张 耒 海 上 西 风 八 月 凉 ,乘 槎 亭 外 水 茫 茫 。人 家 日 暖 樵 渔 乐 ,山 路 秋 晴 松 柏 香 。隔 水 飞 来 鸿 阵 阔 ,趁 潮 归 去 橹 声 忙 。蓬 莱 方 丈 知 何 处 ,烟 浪 参 差 在 夕 阳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参差(cēn cī)的意思:形容不齐整、不齐全的样子。
乘槎(chéng chá)的意思:乘槎是指乘坐木筏或木船过河,比喻借助他人或外力以达到目的。
方丈(fāng zhàng)的意思:方丈是佛教寺院中的主持或住持的称号,也指寺庙的主要建筑物。
归去(guī qù)的意思:回到原来的地方,返回故乡。
海上(hǎi shàng)的意思:指在海上,常用来形容船只在海上航行。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橹声(lǔ shēng)的意思:橹声指的是划船时橹桨拍打水面发出的声音,比喻行动或言语声势浩大,引起轰动。
茫茫(máng máng)的意思:形容无边无际,没有边界或方向,迷茫无助的状态。
蓬莱(péng lái)的意思:指令人向往的美好乐园或理想境地。
樵渔(qiáo yú)的意思:指人们艰苦劳动、勤劳致富的精神和行为。
人家(rén jiɑ)的意思:人家指别人或他人,多用于指代对方的家庭、身份或情况。
山路(shān lù)的意思:比喻困难险阻的道路。
松柏(sōng bǎi)的意思:指人品高尚,道德品质优良,像松树和柏树一样坚贞不屈。
外水(wài shuǐ)的意思:指在自己不熟悉或不熟悉的环境中,表现出不适应或不得体的行为。
西风(xī fēng)的意思:指西方的风,比喻妻子的言行或行为举止温柔和顺服,对丈夫百依百顺。
夕阳(xī yáng)的意思:夕阳是指太阳在西方下山的时候的景象,也用来比喻人的晚年或事物的衰落阶段。
烟浪(yān làng)的意思:指烟雾弥漫的景象,也比喻战争或争斗中形成的浩大气势。
- 注释
- 海上:海面。
西风:从西方吹来的风。
乘槎:古代神话中乘木筏渡海。
亭外:亭子外面。
水茫茫:水面广阔无际。
人家:村庄或住户。
日暖:阳光温暖。
樵渔:打柴和捕鱼的人。
山路:山间小路。
松柏香:松树和柏树的香气。
隔水:隔着水面。
鸿阵:雁群。
趁潮:顺着潮汐。
归去:返回。
橹声:摇橹的声音。
蓬莱:古代传说中的仙岛。
方丈:又一仙岛名。
知何处:在哪里。
烟浪:烟雾和波浪。
参差:高低不齐,形容起伏。
- 翻译
- 八月的海上吹着凉爽的西风,乘槎亭外水面浩渺无边。
人们在温暖的阳光下享受樵夫渔人的乐趣,山路上秋高气爽,松柏散发出香气。
隔着水面,大雁成群飞来,它们随着潮汐忙碌地归巢,桨声此起彼伏。
那传说中的蓬莱仙境和方丈岛究竟在哪里呢?只见烟雾缭绕,夕阳映照下的波涛起伏不定。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秋日景象,诗人张耒在一个凉爽的八月登上海州乘槎亭,面对茫茫的水面。诗中通过“人家日暖樵渔乐”表现了人们在这个季节里享受着户外劳作带来的喜悦,同时也描绘出了山路上的秋晴以及松柏的清香。
“隔水飞来鸿阵阔,趁潮归去橹声忙”两句则展示了远处海鸥的动态和渔船返航时的紧迫感,增添了一种生动的画面感。最后,“蓬莱方丈知何处,烟浪参差在夕阳”表达了诗人对于传说中仙岛蓬莱的向往,以及对远方美好世界的无限遐想。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层次的设置,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理想境界的情怀。语言简洁而不失丰富,意境开阔而又含蓄,是一首典型的宋代山水田园诗。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