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苏公西湖观月听琴》
《次韵苏公西湖观月听琴》全文
宋 / 陈师道   形式: 古风

公诗端正道,亭亭紫云

落世不敢学,谓是诗中君

独有太史,抱杓挹其尊。

韵出百家上,诵之心已醺。

黄钟毁少合,大裘不文

世事病耳,蚁斗作牛闻。

苦怀太史惠,养豹烟雨昏

后世高学,举俗爱许浑。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百家(bǎi jiā)的意思:指各家的学问、见解或观点。

病耳(bìng ěr)的意思:指人耳朵生病,听不见声音。比喻对劝告、忠告不肯听从。

不文(bù wén)的意思:不文指的是言辞粗俗、不文雅的语言行为。

不敢(bù gǎn)的意思:不敢指一个人因为害怕而不敢做某件事情。

大裘(dà qiú)的意思:形容衣物宽大豪华。

斗作(dòu zuò)的意思:指为了争夺利益而相互竞争、争斗。

独有(dú yǒu)的意思:指独特、只有一个,没有其他相同的。

端正(duān zhèng)的意思:指人的言行举止合乎规范,正派而庄重。

高学(gāo xué)的意思:指学问高深、造诣精深。

后世(hòu shì)的意思:指将来的世代或后代。

苦怀(kǔ huái)的意思:形容内心深切地感受到痛苦、忧愁、悲伤等情感。

世事(shì shì)的意思:指世间的事情、事物。

太史(tài shǐ)的意思:太史是指古代官职,负责编纂历史和记录史事。在成语中,太史常常用来形容人的学识渊博、博学多才。

亭亭(tíng tíng)的意思:形容婀娜多姿、姿态优美的样子

蚁斗(yǐ dòu)的意思:形容众多小事物争斗或争夺的激烈场面。

雨昏(yǔ hūn)的意思:指大雨滂沱,天昏地暗的情景。

正道(zhèng dào)的意思:指正确的道路、正确的行为准则。

中君(zhōng jūn)的意思:指一个人在某个领域或某个方面的能力超群,出类拔萃。

紫云(zǐ yún)的意思:形容山峰或云彩呈现出紫色,也用来比喻高耸入云的峻峭山峰。

翻译
公的诗歌严谨规矩,如同紫色云端般挺立。
他不愿效仿尘世,自认为是诗中的君子。
只有黄太史独特,握着酒勺品味他的诗篇。
他的韵律超越众人,读来已令人陶醉。
尽管黄钟被毁,大裘被贬,但他的诗文依然高雅。
世间纷扰如疾病,微小之事也被夸大成牛鸣。
深深感激太史的恩惠,如同在烟雨中养豹。
后世再无高才,世人皆爱许浑的诗风。
注释
端正:严谨规矩。
亭亭:挺立。
落世:世俗。
谓:认为。
黄太史:指诗人黄庭坚。
抱杓:握着酒勺。
韵出:韵律超群。
醺:陶醉。
黄钟:古代乐器,象征音律高雅。
摈:排斥。
病耳:比喻世事纷扰。
苦怀:深深感激。
烟雨:形容环境迷茫。
高学:高才之士。
举俗:整个社会。
许浑:唐代诗人,此处可能指代诗风受人喜爱。
鉴赏

陈师道的这首诗以苏公的诗歌为引,表达了对苏轼诗风的敬仰和对其才华的赞美。"公诗端正道,亭亭如紫云",形象地描绘了苏诗的正直与高雅,犹如紫色祥云般飘逸。诗人自谦不敢效仿,却视苏轼为诗中的君子。

接着,诗人提到黄太史(可能指黄庭坚)对苏诗的欣赏,他如同持杯汲取美酒,沉醉于苏诗的韵律之中。"韵出百家上",赞誉苏诗超越众家,令人陶醉。然而,诗人感叹世间评价失准,如黄钟被忽视,大裘被贬低,暗示世态炎凉。

"世事如病耳,蚁斗作牛闻",比喻世人的纷争声名,显得微不足道。诗人深感黄庭坚对苏轼的友情珍贵,如同在烟雨中养豹,默默支持。最后,他忧虑后世缺乏高才,普遍喜好平庸的诗风,如许浑。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感慨,展现了对苏轼诗才的推崇,以及对文学风气的忧虑,体现了宋代文人对诗歌艺术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

作者介绍

陈师道
朝代:明

猜你喜欢

送苏通判四首·其三

去岁秋风别省闱,木樨花落雨霏霏。

那知此日江陵郡,春草连天送客归。

(0)

赠阮翁三首·其一

跃马横戈老尚堪,时时游猎过龙潭。

遥知此日非熊兆,不在周南在汉南。

(0)

寄闾卫之同府二首·其二

江上逢君感昔年,往来相见陆陵前。

那知宦迹如萍梗,犹得相依一水边。

(0)

迎銮曲二十首和刘希尹之作·其一

南幸三吴北幸幽,乾坤开辟两神州。

文儒自守高皇训,武将谁分圣主忧。

(0)

春日杂兴集杜句·其三

未有涓埃荅圣朝,便应华发老渔樵。

东流江水西飞燕,人事音书漫寂寥。

(0)

无题二首·其一

杨柳三春暮,沙场万里馀。

紫骝何日返,空有寄来书。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陈东 褚遂良 孔尚任 赵恒 王胄 于武陵 刘锜 方苞 班固 刘仙伦 顾恺之 王易简 李邕 欧阳询 陶弘景 宋玉 滕斌 潘良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