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明本的《疏梅》诗,以“疏梅”为主题,描绘了梅花在春寒中独立开放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梅花高洁品质的赞美与向往。
首句“依稀残雪浸寒波”,描绘了一幅冬末春初的景象,残雪融化后,水波显得格外寒冷,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又略带凄凉的氛围。这不仅为梅花的出场铺设了背景,也暗示了梅花生长环境的艰难。
次句“桃李漫山奈俗何”,对比了梅花与桃李的生长环境。桃李遍开,色彩鲜艳,但“奈俗何”一词,透露出诗人对这些常见花卉的不屑,以及对它们过于世俗、缺乏独特性的感慨。这里通过桃李的繁复与梅花的稀疏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梅花的独特魅力。
第三句“潇洒最宜三二点”,直接赞美了梅花的洒脱与雅致。在众多花朵中,梅花以“三二点”的数量,却能展现出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这种恰到好处的数量,使得梅花的形象更加生动、鲜活,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美的追求与理解。
最后一句“好花清影不须多”,进一步强调了梅花的清丽与高洁。在诗人看来,真正的美并不在于数量的多少,而在于其独特的气质与清雅的风骨。梅花以其清影独步于百花之中,无需过多的修饰,便足以展现其独特的魅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梅花在春寒中独立开放的坚韧与高洁,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高雅生活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吊卢殷·其四
登封草木深,登封道路微。
日月不与光,莓苔空生衣。
可怜无子翁,蚍蜉缘病肌。
挛卧岁时长,涟涟但幽噫。
幽噫虎豹闻,此外相访稀。
至亲唯有诗,抱心死有归。
河南韩先生,后君作因依。
磨一片嵌岩,书千古光辉。
宿故人江居
渡口树冥冥,南山渐隐青。
渔舟归旧浦,鸥鸟宿前汀。
静榻悬灯坐,闲门对浪扃。
相思频到此,几番醉还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