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疏梅》
《疏梅》全文
元 / 明本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依稀残雪浸寒波,桃李漫山奈俗何?

潇洒最宜三二点,好花清影不须多。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须(bù xū)的意思:不必,不需要

残雪(cán xuě)的意思:指残余的雪,比喻事物的残余或遗留。

漫山(màn shān)的意思:形容遍布山野或大地的景象。

三二(sān èr)的意思:形容速度非常快,迅猛。

桃李(táo lǐ)的意思:指学生或后辈,也泛指学问、才能等。

潇洒(xiāo sǎ)的意思:形容人的举止、态度轻松自如,不受拘束

依稀(yī xī)的意思:模糊地看到或记得,不清晰或不确切地知道。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明本的《疏梅》诗,以“疏梅”为主题,描绘了梅花在春寒中独立开放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梅花高洁品质的赞美与向往。

首句“依稀残雪浸寒波”,描绘了一幅冬末春初的景象,残雪融化后,水波显得格外寒冷,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又略带凄凉的氛围。这不仅为梅花的出场铺设了背景,也暗示了梅花生长环境的艰难。

次句“桃李漫山奈俗何”,对比了梅花与桃李的生长环境。桃李遍开,色彩鲜艳,但“奈俗何”一词,透露出诗人对这些常见花卉的不屑,以及对它们过于世俗、缺乏独特性的感慨。这里通过桃李的繁复与梅花的稀疏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梅花的独特魅力。

第三句“潇洒最宜三二点”,直接赞美了梅花的洒脱与雅致。在众多花朵中,梅花以“三二点”的数量,却能展现出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这种恰到好处的数量,使得梅花的形象更加生动、鲜活,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美的追求与理解。

最后一句“好花清影不须多”,进一步强调了梅花的清丽与高洁。在诗人看来,真正的美并不在于数量的多少,而在于其独特的气质与清雅的风骨。梅花以其清影独步于百花之中,无需过多的修饰,便足以展现其独特的魅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梅花在春寒中独立开放的坚韧与高洁,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高雅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明本

明本
朝代:元   号:中峰   籍贯:钱塘(今杭州)   生辰:1263—1323

明本(1263—1323),元朝僧人。俗姓孙,号中峰,法号智觉,西天目山住持,钱塘(今杭州)人。明本从小喜欢佛事,稍通文墨就诵经不止,常伴灯诵到深夜。24岁赴天目山,受道于禅宗寺,白天劳作,夜晚孜孜不倦诵经学道,遂成高僧。仁宗曾赐号“广慧禅师”,并赐谥“普应国师”。憩止处曰幻住山房。 
猜你喜欢

送陆肱入关

舟行复陆行,始得到咸京。

准拟何人口,吹嘘六义名。

乱山遥减翠,丛菊早含英。

衣锦还乡日,他时有此荣。

(0)

吊卢殷·其四

登封草木深,登封道路微。

日月不与光,莓苔空生衣。

可怜无子翁,蚍蜉缘病肌。

挛卧岁时长,涟涟但幽噫。

幽噫虎豹闻,此外相访稀。

至亲唯有诗,抱心死有归。

河南韩先生,后君作因依。

磨一片嵌岩,书千古光辉。

(0)

宿故人江居

渡口树冥冥,南山渐隐青。

渔舟归旧浦,鸥鸟宿前汀。

静榻悬灯坐,闲门对浪扃。

相思频到此,几番醉还醒。

(0)

旅怀

不觉月又尽,未归还到春。

雪通庐岳梦,树匝草堂身。

泽雁和寒露,江槎带远薪。

何年自此去,旧国复为邻。

(0)

春秋战国门.楚怀王

不听陈轸信张仪,六里商于果见欺。

既舍黔中西换得,又令生去益堪悲。

(0)

续古二十九首·其二十九

曾梦诸侯笑,康囚议脱枷。

千根池底藕,一朵火中花。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尤棐 李林甫 陈澧 鲍桂星 灵澈 孙觉 潘之恒 李光地 崔遵度 丰稷 司马相如 李显 包融 花蕊夫人 杜琼 费祎 陈夔龙 戴明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