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择其肥,亦食其瘦。
鬼不仇番仇骨肉,骨肉吞声惟暗哭。
民视番,猛于官,官奉番,骄于子。
《七月七日再入大湖作》【清·梁成楠】客行惨澹无颜色,十年枉用开山力。巨蛇不拔山不摧,山瘴如烟山树黑。五六月间蒸暑湿,大湖痞鬼家家入。饥鼠清宵绕案行,怪枭白昼当门立。瘴疠犹可,生番杀我。民为彼兽,山为彼囿。既择其肥,亦食其瘦。肥男瘦男为彼噬,鬼必搏膺诉天帝。坏门陷厕为大厉,不然或在彼膏肓,彼无医和那得制。岂知带血挟人头,况使骨肉成寇仇。鬼不仇番仇骨肉,骨肉吞声惟暗哭。鬼家不敢招魂祭,或恐魂引凶番至。生为肉兮死为伥,闻所未闻真骇异。民视番,猛于官,官奉番,骄于子。番屠民,如屠豕,官闻知,惟充耳。山水毒淫乃如彼,豺虎纵横复如此。居民皇皇走折趾,先生入山可已矣。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67367c6b215076c0506.html
案行(àn xíng)的意思:指犯罪行为或不法行为。
拔山(bá shān)的意思:指力量强大,能够克服困难,战胜困难。
白昼(bái zhòu)的意思:白天、日间
搏膺(bó yīng)的意思:拍打胸口,表示悔恨、自责或愤怒。
不然(bù rán)的意思:表示否定,表示不同意或不同情况下的结果。
不敢(bù gǎn)的意思:不敢指一个人因为害怕而不敢做某件事情。
不拔(bù bá)的意思:指坚定不移,不动摇。
惨澹(cǎn dàn)的意思:形容景色或气氛黯淡、凄凉。
豺虎(chái hǔ)的意思:形容凶猛残暴的人或事物。
充耳(chōng ěr)的意思:指耳朵被塞满,听不进别人的话。形容不愿意听取意见或警告。
大厉(dà lì)的意思:形容威力或气势非常强大。
当门(dāng mén)的意思:指在门前担任门卫的人员,也用于比喻担任某种职责或承担某种责任。
膏肓(gāo máng)的意思:形容病痛的严重程度,也用来比喻事物的严重损坏或残缺。
骨肉(gǔ ròu)的意思:指亲属关系,比喻亲人之间的亲密关系。
骇异(hài yì)的意思:形容非常惊讶或吃惊。
皇皇(huáng huáng)的意思:形容威严庄重,威武雄壮。
或恐(huò kǒng)的意思:或许会恐惧或害怕。
居民(jū mín)的意思:指居住在某个地方的人们。
家家(jiā jiā)的意思:指家家户户、每家每户。表示普遍、广泛。
开山(kāi shān)的意思:指开辟山势,也泛指开辟或创建事业。
客行(kè xíng)的意思:指客人的出行或旅行。
六月(liù yuè)的意思:形容天气异常寒冷,与季节不符。
那得(nà de)的意思:表示事情不可能实现,无法达到预期结果。
人头(rén tóu)的意思:指人和马的头部,形容人多马杂,拥挤不堪。
如此(rú cǐ)的意思:表示事物的状况或程度如此,表示程度非常之高。
入山(rù shān)的意思:进入山林
山瘴(shān zhàng)的意思:指山区因瘴气而引发的疾病,引申为艰险险恶的环境或情况。
山水(shān shuǐ)的意思:指自然风景,也用来形容艺术作品或人物的美丽和高尚。
生番(shēng fān)的意思:指新生的番人,也泛指新来的外族人。
十年(shí nián)的意思:指时间长久,表示时间的长短。
暑湿(shǔ shī)的意思:指夏天炎热潮湿的天气。
天帝(tiān dì)的意思:指上帝、主宰天地的神明。
吞声(tūn shēng)的意思:指忍气吞声,不敢发声或表达自己的意见或不满。
闻知(wén zhī)的意思:得知、听说
无颜(wú yán)的意思:指失去了面子、无地自容、难以抬头的心情。
先生(xiān shēng)的意思:先生一词可以指代男性,也可以指代受过教育、有地位的人。在古代,先生一词常常用来尊称有学问、有才干的人。
颜色(yán sè)的意思:外表强硬,内心软弱
医和(yī hé)的意思:医术高明,和睦相处。
已矣(yǐ yǐ)的意思:已经结束或已经完了
犹可(yóu kě)的意思:还可以;尚可
月间(yuè jiān)的意思:指时间短暂,只有一个月的时光。
瘴疠(zhàng lì)的意思:指瘟疫、传染病。
招魂(zhāo hún)的意思:通过特殊的方式唤醒死去的人的灵魂。
蒸暑(zhēng shǔ)的意思:形容天气炎热,闷热难耐。
纵横(zòng héng)的意思:指能够在各种情况下灵活应对、自如行动的能力或者人物。
无颜色(wú yán sè)的意思:没有色彩,指没有特定的意义或感情。
闻所未闻(wén suǒ wèi wén)的意思:形容听到的事情非常罕见或者从未听说过。
这首诗描绘了大湖地区人民生活的艰苦与悲惨,以及当地环境的恶劣。诗中以“客行”开头,形象地展现了外来者面对这片土地时的无力与无奈。接着,诗人通过“惨澹无颜色”、“枉用开山力”等词句,表达了对过去劳动付出的惋惜与感慨。
“巨蛇不拔山不摧,山瘴如烟山树黑”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山中的瘴气比作烟雾,将树木比作黑色,生动地描绘出大湖地区的自然环境之恶劣。接下来,“五六月间蒸暑湿,大湖痞鬼家家入”则进一步描述了夏季的酷热与潮湿,以及由此带来的不适。
“饥鼠清宵绕案行,怪枭白昼当门立”两句,通过描写夜间老鼠的活动和白天怪鸟的站立,侧面反映了当地生活的贫困与荒凉。随后,“瘴疠犹可,生番杀我。民为彼兽,山为彼囿”则揭示了当地人民面临的双重威胁:一是来自自然环境的疾病,二是来自“生番”的暴力。
“既择其肥,亦食其瘦。肥男瘦男为彼噬,鬼必搏膺诉天帝”几句,通过夸张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生番”对人类的残暴行为,以及他们对食物的贪婪。接下来,“坏门陷厕为大厉,不然或在彼膏肓,彼无医和那得制”则进一步强调了“生番”对人类社会的破坏与威胁。
“岂知带血挟人头,况使骨肉成寇仇。鬼不仇番仇骨肉,骨肉吞声惟暗哭”几句,通过对比“鬼”与“生番”的行为,突出了人类内部矛盾的严重性。最后,“鬼家不敢招魂祭,或恐魂引凶番至。生为肉兮死为伥,闻所未闻真骇异”则表达了对这种奇特现象的震惊与恐惧。
“民视番,猛于官,官奉番,骄于子。番屠民,如屠豕,官闻知,惟充耳”几句,揭示了当地社会秩序的混乱,以及官员对民众苦难的漠视。最后,“山水毒淫乃如彼,豺虎纵横复如此。居民皇皇走折趾,先生入山可已矣”总结了全文,表达了对大湖地区现状的深切忧虑,并暗示了作者对于改变这一状况的无奈与绝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大湖地区自然环境、社会状况的描绘,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种种问题,尤其是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冲突,以及社会正义的缺失。诗中充满了对底层人民苦难的同情与对社会不公的批判,具有强烈的社会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