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孙母陈孺人墓志》
《题孙母陈孺人墓志》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诲子如陶母持身伯姬

扶同出峡,侨寄未还枝。

阡有时而表,魂无所不之。

一端差慰意,徐字与杨碑。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ūnchénrénzhì
sòng / liúzhuāng

huìtáochíshēnbǎi

xiétóngchūxiáqiáowèiháizhī

qiānyǒushíérbiǎohúnsuǒzhī

duānchàwèiyángbēi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伯姬(bó jī)的意思:指美貌的女子。

持身(chí shēn)的意思:保持自己的品行和行为端正,不受外界诱惑和影响。

扶同(fú tóng)的意思:帮助、扶持亲近的人或同伴

侨寄(qiáo jì)的意思:指侨民在外国居住或旅居,思念祖国、亲友,寄托着对家乡的深情。

时而(shí ér)的意思:有时候,偶尔

陶母(táo mǔ)的意思:指陶瓷制作的母亲像。

同出(tóng chū)的意思:同出指的是同一个来源或同一家庭出身。

无所(wú suǒ)的意思:没有任何地方

携扶(xié fú)的意思:携带着扶持、帮助他人。

一端(yī duān)的意思:指一个方面或一方势力。

有时(yǒu shí)的意思:偶尔;间或;有时候

翻译
教育孩子如同陶母一般慈爱,自身行为如同伯姬般高尚。
一同出门远行过三峡,流离失所仍未回故乡。
墓地上的标记有时可见,亡者的灵魂无处不在。
些许安慰能稍减忧愁,慢慢地刻下字迹在杨碑上以示纪念。
注释
陶母:陶渊明的母亲,以慈爱教子著称。
伯姬:鲁国的贤淑女子,以品德高尚为人称道。
携扶:相伴扶持。
侨寄:流离寄居。
表:墓碑上的标记。
魂无所不之:灵魂无所不在。
一端差慰意:一丝安慰。
徐字:慢慢书写。
杨碑:杨家的墓碑。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题孙母陈孺人墓志》,它不仅是一首悼念祖母的诗,还是一篇深情致敬女性德行和智慧的作品。诗中融合了对前世文化典故的借鉴与现代生活的情感体验。

第一句“诲子如陶母”,直接将孙母陈孺人比作传统文化中的理想母亲——陶母,表明她在教育孩子方面的高标准和善良。陶母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贤妇,以其教子有方而闻名。

第二句“持身比伯姬”,则是将孙母与史书记载的古代女德典范——伯姬相提并论,赞扬她的一生恪守节操,如同古代圣女伯姬一般。

第三句“携扶同出峡”,描述孙母与诗人共同度过的时光,可能是在某个特定的自然景观或是家庭活动中表现出的亲密关系。这里的“峡”很可能指的是某一地理环境,如山峡等。

第四句“侨寄未还枝”,则透露出孙母临终前对家人的思念和挂念,以及她虽不在人世但精神仍留在家族中的情感。

第五句“阡有时而表,魂无所不之”强调了孙母的美德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愈发彰显,她的灵魂似乎无处不在,影响着周围的一切人和事。

最后两句“一端差慰意,徐字与杨碑”,表达了诗人对孙母墓志铭文的关注和敬意。这里提到的“徐字”可能是指某种特定的书法风格或是对古代名家徐熙的书法艺术的致敬,而“杨碑”则可能是指古代著名书法家的作品。

总体来说,这首诗充满了对祖母深切的怀念和尊崇,她不仅在家庭中是一个坚强的支柱,更是在道德和智慧上影响着周围的人。通过借鉴传统文化中的女性典范,诗人表达了一种跨越时空的敬意和悼念之情。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汉阳旅舍书怀

秋光马上半消磨,旅味浓于宦味多。

小鸟暂窥温室树,轻舟重泛洞庭波。

山云似墨心疑瘴,人语初蛮听每讹。

却忆晴川芳草句,我才不及且狂歌。

(0)

家叔于巢以折枝兰花赠方息翁自翁作歌张之壁间书一诗于后呈于巢

屈原已死潇湘空,蕙兰不生芳草丛,朅来南阮萧斋中。

美人不见相思瘦,一枝折赠秋风后,夜雨西堂落红豆。

我昔曾谱《猗兰篇》,空山鼓之谁与传,烦君更乞冰丝弦。

(0)

春日村行

果腹竟何事,萧然曳屐行。

閒共白云往,步寻流水声。

墟烟凝雨重,耕犊负犁轻。

独立板桥望,春山面面横。

(0)

太鸿徵君别买小舟以诗见示戏答

扁舟稳坐瘦维摩,摇膝孤吟意若何。

自比襄阳泛书画,真堪笠泽狎烟波。

片帆缓渡山容出,一榻凉收水气多。

还有柁楼云鬓在,卧听子夜发吴歌。

(0)

感遇·其三

女娲炼采石,遂补西北天。

愚公负太行,山岳东南迁。

天倾亦可补,地险亦可平。

人心终屼嵲,何乃莫救焉。

惜哉大宗师,枉司炉炭权。

真宰不可问,俯仰心茫然。

(0)

登广成观北楼

高楼岌嶪势凌空,乘兴披襟欲御风。

地控河山开莽苍,云连晋豫入洪濛。

野花寂寂春芜绿,废苑愔愔落照红。

曾是广成传旧迹,何年蹑履上崆峒。

(0)
诗词分类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美食
诗人
方仁渊 陈履 董以宁 徐瑞 钱澄之 程本立 岑徵 释清远 宋无 顾逢 王行 蔡戡 方献夫 陈棣 杨杰 王祎 徐树铮 张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