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阿兰(ā lán)的意思:指人心胸开阔,待人宽厚,不计较小事。
白马(bái mǎ)的意思:指美丽的白马,引申为指美好的事物或人。
壁观(bì guān)的意思:指在旁观中看到事物的真相或真实情况。
不二(bù èr)的意思:独一无二,没有第二个
禅关(chán guān)的意思:指心境安宁,没有烦恼和杂念。
出世(chū shì)的意思:指一个人从平凡或低微的地位或环境中脱颖而出,取得成功或地位的意思。
出禅(chū chán)的意思:指禅宗高僧在修行中突然顿悟,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
大千(dà qiān)的意思:形容世界之大、事物之多。
翻经(fān jīng)的意思:指对经书进行翻阅、研读。
方丈(fāng zhàng)的意思:方丈是佛教寺院中的主持或住持的称号,也指寺庙的主要建筑物。
分色(fēn sè)的意思:指事物的颜色变得不一致,分为不同的色彩。
河山(hé shān)的意思:指国家的疆土、领土。
金人(jīn rén)的意思:指富有财富、地位高且备受尊敬的人物。
净土(jìng tǔ)的意思:指纯净无尘的土地,也指心灵纯净的境地。
空相(kōng xiāng)的意思:形容虚假的外表,没有真实内涵。
楞伽(léng jiā)的意思:指人愚昧无知,不明事理。
满月(mǎn yuè)的意思:指月亮圆满的状态,也可用来形容人的容貌或事物的状态完美圆满。
青莲(qīng lián)的意思:青莲是指莲花的一种颜色,也比喻品质高尚、清白无暇的人。
色界(sè jiè)的意思:指妓院或色情行业。
世间(shì jiān)的意思:指世界上的人间,泛指人世间的事物和现象。
石室(shí shì)的意思:指囚禁在石头建成的牢房中。
双环(shuāng huán)的意思:指两个环相连,形象地表示事物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
五叶(wǔ yè)的意思:形容事物具有五个叶子或五个分支。
香云(xiāng yún)的意思:形容香气弥漫,云状的景象。
一字(yī zì)的意思:指只有一个字,形容极为简洁。
云盖(yún gài)的意思:云层覆盖,形容云彩密布遮蔽天空。
丈室(zhàng shì)的意思:指夫妻之间的和睦相处,夫妻之间的家庭和睦。
庄严(zhuāng yán)的意思:庄重、肃穆、庄严肃定。
总成(zǒng chéng)的意思:总成是一个动词短语,意为把各个部分或要素归纳、合并成一个整体。
出世间(chū shì jiān)的意思:指人世间的生活、世俗世界。
方丈室(fāng zhàng shì)的意思:方丈室是指佛寺中住持的房间,也用来比喻一个人的内心世界。
- 鉴赏
这首诗《楞严寺》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彭孙贻所作,以“楞严”为题,描绘了寺庙的庄严与佛法的深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对佛教教义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首联“净土庄严外,阿兰出世间”,开篇即点出寺庙的神圣与超凡脱俗,将读者引入一个超越世俗的清净世界。接着,“大千分色界,不二泯河山”两句,通过“大千”、“色界”、“不二”、“河山”的对比与融合,表达了宇宙万物在佛法面前的统一与和谐,暗示了佛法的广大与包容。
“喻法青莲现,翻经白马还”两句,以“青莲”和“白马”为喻,分别象征佛法的纯洁与智慧,以及佛经的传播与传承,进一步深化了对佛法的理解与敬仰。
“金人缄石室,铜掌出禅关”描绘了寺庙内庄严的景象,金人(可能指佛像)静默于石室之中,铜掌(可能象征着禅定的标志)引领人们进入禅修的境界,体现了修行者的专注与内心的平静。
“花散香云盖,天低满月颜”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了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花香弥漫,如云覆盖,天空低垂,满月映照,这一切都仿佛是佛法的显现,让人感受到心灵的净化与提升。
“楞伽无一字,妙湛总成间”一句,借用楞伽山的典故,强调佛法的微妙与深远,即使没有言语,其智慧与真理也无所不在,充满了神秘与深邃。
“五叶空相辩,干函尽可删”通过“五叶”与“干函”的比喻,表达了对佛法教义的深入探讨与理解,认为在佛法的真理面前,一切外在的理论与解释都可以被简化或删除,凸显了佛法的直接与本质。
最后,“欲投方丈室,壁观掩双环”表达了诗人想要深入佛法、寻求内心平静的愿望,通过“方丈室”与“壁观”的意象,展现了对修行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楞严寺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寺庙的庄严与佛法的深邃,更传达了诗人对佛法的深刻理解和内心世界的探索,是一首富有哲理与艺术性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破阵子·燕子欲归时节
燕子欲归时节,高楼昨夜西风。
求得人间成小会,试把金尊傍菊丛。
歌长粉面红。
斜日更穿帘幕,微凉渐入梧桐。
多少襟情言不尽,写向蛮笺曲调中。
此情千万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