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采药(cǎi yào)的意思:采摘草药或采集草药的意思,也比喻学习知识或取得经验。
草木(cǎo mù)的意思:指人心惶惶,对一切事物都怀疑和恐惧,过分紧张的心理状态。
成集(chéng jí)的意思:指事物聚集在一起形成整体。
楚山(chǔ shān)的意思:指楚国的山,用来比喻高耸险峻的山峰或山岭。
传家(chuán jiā)的意思:传承家业,将财产、技艺或传统文化等传给后代。
风流(fēng liú)的意思:指人的品貌、言谈举止等方面优雅、有魅力。
更尝(gēng cháng)的意思:再三尝试、反复尝试
归舟(guī zhōu)的意思:指归还原处,回到出发的地方。
河曲(hé qū)的意思:形容河流弯曲蜿蜒的地方,也比喻言辞曲折、意思不明确。
何须(hé xū)的意思:表示不需要或没有必要做某事,也可以用来劝告别人不必要的行动。
候吏(hòu lì)的意思:指等待任命的官员。
宦游(huàn yóu)的意思:指官员在不同地方任职,到处奔波劳碌的生活状态。
家法(jiā fǎ)的意思:指家庭中的法规和家族中的规矩,用以约束家庭成员的行为。
茧纸(jiǎn zhǐ)的意思:指包装得极其严密,不易打开或破坏的东西。
蛟鼍(jiāo tuó)的意思:指龙和鳖,比喻高低不同的人或事物。
康乐(kāng lè)的意思:指心情愉快、舒畅。
空草(kōng cǎo)的意思:指没有实际价值或用途的东西。
灵光(líng guāng)的意思:指思维敏捷、反应迅速、见解独到的才智。
流觞(liú shāng)的意思:指酒杯中的酒流动,比喻宴会上的酒宴。
芒鞋(máng xié)的意思:形容穷困潦倒,没有鞋子穿。
民事(mín shì)的意思:民事是指与个人、家庭、社会关系有关的事务或纠纷。它是指私人之间的法律关系,与国家、政府无关。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清绝(qīng jué)的意思:形容清幽绝世,超凡脱俗。
三千(sān qiān)的意思:形容非常多,数量巨大。
尚方(shàng fāng)的意思:尚方指的是古代帝王所居住的宫殿,也代表着尊贵和权力。
事要(shì yào)的意思:事情的要点或核心。
他年(tā nián)的意思:他年指的是将来的某一年,一般用来表示将来的某个时刻或某个年份。
吴音(wú yīn)的意思:指声音高亢、响亮。
无远(wú yuǎn)的意思:没有距离远近之分,形容感情深厚,关系亲密。
溪水(xī shuǐ)的意思:指小溪流水,比喻事物的起初或基础。
校书(xiào shū)的意思:指校正书籍中的错误或补正缺漏。
谢康(xiè kāng)的意思:指感谢医生的恩德,表达对医生的感激之情。
迎客(yíng kè)的意思:热情地欢迎客人或者新朋友。
远近(yuǎn jìn)的意思:指距离远近,泛指任何地点、范围、时间的远近。
鲁灵光(lǔ líng guāng)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心思机敏、反应敏捷,思维灵活。
校书郎(xiào shū láng)的意思:指受命校勘、抄写、校对文书的官员,也泛指负责纠正错误、审查文件的人。
谢康乐(xiè kāng lè)的意思:感谢和庆贺别人的快乐
- 注释
- 归舟:归来的船只。
河曲:河流的弯曲处。
候吏:驿站官员。
吴音:吴地的口音。
谢康乐:南朝诗人。
鲁灵光:鲁地的神灵或文化象征。
三千里:长途跋涉的距离。
四十强:古代官位等级。
风流:风采出众。
刺史:古代地方行政长官。
清绝:清高绝俗。
校书郎:负责校对书籍的官职。
溅裳:水花溅湿衣裳。
采药:采集药材。
茧纸:用蚕丝制成的纸。
流觞:古人饮酒的游戏。
蛟鼍:蛟龙和鼍鱼。
草木长:草木茂盛。
宦游:在外做官。
民事:百姓的事务。
家法:家族的传统。
尚方:古代宫廷制造的器具,这里指朝廷赐予官职。
- 翻译
- 归来的船只转向河流的弯曲处,渐渐能看到青翠的楚山。
驿站官员前来迎接客人,吴地的口音中已经带有家乡的气息。
言语间模仿谢康乐的风格,首先向鲁灵光献上诗篇。
已经行程三千里,何必还要追求四十强的名头。
风度翩翩的半个刺史,清高超群的校书郎。
到达郡城后,诗作集结成册,沿着溪流漫步,水花溅湿衣裳。
穿着草鞋跟随采药人,用蚕丝纸记录饮酒的欢畅。
海面平静,蛟龙鼍鱼出没,山中空旷,草木茂盛生长。
无论仕途远近,百姓的事务都要亲自体验。
希望你能传承家族的诗书传统,将来请朝廷赐予官职。
-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巨匠苏轼的作品。从内容上看,是苏轼在送别友人赵㞦归觐钱塘,自己则将赴永嘉时所作。诗中融入了对友情和自然景观的深情描绘。
"归舟转河曲,稍见楚山苍",开篇即以画面般的景色展现出行者归途的情景,归舟在蜿蜒的河道中缓缓前行,远处隐约可见楚国的苍翠山峦。
"候吏来迎客,吴音已带乡",诗人表达了对故土和亲朋好友的情感。候门官员来迎接客人,而苏轼已经能听出其中带有家乡口音的温暖。
"言从谢康乐,先献鲁灵光"一句,则是说到友人的才华和作品,将会首先呈现给世人,如同古代贤良鲁瞻的英明。
接下来的"已击三千里,何须四十强",则充分显示了诗人对友人的信任和赞赏。三千里意味着极远的距离,而四十强或许是比喻友人的才华,表明即使不需那么多的才能,也足以完成远大的目标。
"风流半刺史,清绝校书郎",这里通过对历史和文学的点评来赞美友人。苏轼认为赵㞦的学问和文笔,既有深入考证古籍的能力,又能写出清新脱俗的文章。
"到郡诗成集,寻溪水溅裳",则是说到诗人抵达郡城时,友人的诗作已经汇编完成,而自己则在寻找山间清泉之地,溪水湿润衣襟,显示出诗人对自然的喜爱和融入其中的生活状态。
"芒鞋随采药,茧纸记流觞"一句中,苏轼描绘了一种田园生活的景象。穿着草编成的鞋子去采集草药,用粗糙的纸张记录下流水边的饮酒趣事。
"海静蛟鼍出,山空草木长",诗中此处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在寂静的大海中,连蛟龙也能平和地现身,而在空旷的山野间,草木生长无忧。
"宦游无远近,民事要更尝",苏轼通过这句诗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态度,无论仕途远近,都应关心百姓之事,体验他们的喜怒哀乐。
最后的"愿子传家法,他年请尚方",则是诗人对友人的期许和祝福,希望赵㞦能够将其学问和家风传承下去,并在他年时,再来求教于苏轼,显示出深厚的友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和对友人才华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友谊、文学和自然之美的深切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次韵敦素两翁轩见寄
识暗长嗟未烛微,坐令归梦绕岩扉。
忽惊尘土登须鬓,已觉云山负衲衣。
孤坐知君扶瘦策,此诗慰我脱危机。
天藏钟阜一区胜,乞与君侪为发挥。
东溪僧听泉堂
诸方游遍归来晚,閒构虚堂赎世纷。
雷转空山动林叶,雪飞乱石溅溪云。
石桥旧处龙湫吼,漱玉曾看岳色分。
拄策眼高双耳瞆,上方白塔却亲闻。
次韵游高台
苍杉三十里,不复逢川原。
忽然在林杪,万峰延目观。
长崖有积雪,松声杂风泉。
是时春正深,风威犹折绵。
君堇金闺彦,而有清净缘。
和云扫车辙,引手酌灵源。
山空破岑寂,笑语答云烟。
鲁僧作鹰顾,惊此佳少年。
何以比人品,白鸥春水前。
既非山泽儒,亦非地行仙。
谐峰□□□,千叶开青莲。
景净若有得,兹游良偶然。
部曲亦欣□,諠哗下层颠。
归来念清境,依约闻啼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