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宝钗(bǎo chāi)的意思:指珍贵而有价值的东西。
碧玉(bì yù)的意思:碧玉是指翡翠这种美丽的宝石,用来比喻美好、珍贵的人或物。
词句(cí jù)的意思:词句是指语言中的词语和句子,特指用以表达意思、传递信息的语言单位。
多少(duō shǎo)的意思:表示数量或程度的不确定,有时也表示询问。
故国(gù guó)的意思:指自己出生或长大的地方,故乡。
今日(jīn rì)的意思:今天;现在
绝代(jué dài)的意思:指超越一切,无与伦比的卓越和绝世无双的才能、美貌或品德。
可怪(kě guài)的意思:奇怪,不可思议
流光(liú guāng)的意思:形容光亮流动、闪烁不定。
律管(lǜ guǎn)的意思:律管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律指法律,管指管理。律管的基本含义是指依法管理、严格执行法律。
漫言(màn yán)的意思:漫无边际的言论或话语
难胜(nán shèng)的意思:难以战胜,难以制服,无法克服的强大力量。
凭栏(píng lán)的意思:倚着栏杆或扶栏。
千古(qiān gǔ)的意思:指长时间的历史时期,也可以表示永远、永久。
情丝(qíng sī)的意思:形容情感的纠葛和牵绊。
三楚(sān chǔ)的意思:指愁苦、痛楚、辛酸,形容心情忧愁或痛苦不堪。
骚人(sāo rén)的意思:形容言行轻佻、放荡不羁的人。
俗尚(sú shàng)的意思:指追求时尚或流行风尚,盲目追逐外表的俗气和浮华。
琐事(suǒ shì)的意思:
◎ 琐事 suǒshì
[trivial matter;trifle] 繁杂零碎的事湘累(xiāng lèi)的意思:形容人或物处于疲惫不堪的状态。
绣虎(xiù hǔ)的意思:形容虚有其表,外表美丽而内在无能。
眼波(yǎn bō)的意思:形容眼神流转、有情有意。
一从(yī cóng)的意思:始终如一,毫不改变。
萦怀(yíng huái)的意思:形容心事纠结、牵挂不已。
幽怨(yōu yuàn)的意思:形容内心深处的忧郁和不满。
玉堂(yù táng)的意思:指高贵、尊贵的地方或场所。
月痕(yuè hén)的意思:指月亮在水面上的倒影,也比喻事物的痕迹或迹象。
重午(chóng wǔ)的意思:指太阳高照的正午时分,也比喻事情到了关键时刻。
珠络(zhū luò)的意思:珠宝的串联,比喻关系密切或琐碎的事物的连接。
宝钗楼(bǎo chāi lóu)的意思:指富贵堂皇的楼阁,也用来形容富丽堂皇的建筑或场所。
- 鉴赏
这首《台城路四首(其三)》由清代诗人史承谦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端午节的氛围与情感。诗中充满了对历史的追忆和对传统习俗的感慨。
“一从律管灰飞后,月痕又圆过五。”开篇即以律管灰飞作为时间的标志,暗示着季节更替,月圆之夜再次到来,营造出一种循环往复、岁月流转的意境。
“可怪湘累,魂依故国,遗俗尚沿三楚。”湘累,指屈原,这里借指端午节的起源与屈原的传说。诗人感叹屈原的灵魂依然眷恋故土,端午节的习俗在三楚之地延续至今,表达了对屈原精神的敬仰和对传统文化的怀念。
“休夸绣虎。算绝代骚人,情丝一缕。”绣虎,比喻才华出众的文人。诗人在此提到绝代骚人,暗指屈原,表达对屈原才华的赞美,同时也点明了端午节与文学艺术的深厚联系。
“幽怨难胜,漫言今日是重午。”诗人直抒胸臆,道出了内心的幽怨之情,即使是在端午这个充满纪念意义的日子,也无法排遣心中的愁绪。
“流光真觉弹指,苦萦怀琐事,莫伤千古。”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诗人感叹时间的无情,提醒人们珍惜当下,不要为琐碎之事而忧伤,以免徒增千古之憾。
“碧玉堂东,宝钗楼下,多少惊心词句。”碧玉堂、宝钗楼都是古代文人雅士居住或聚会的地方,此处用以象征文学创作的环境。诗人感慨,在这样的环境中,曾留下多少令人动容的诗句。
“前欢几度。记黍冷蒲香,眼波横处。”回忆起往昔的欢乐时光,诗人通过“黍冷蒲香”这一细节,描绘出端午节特有的景象,同时“眼波横处”则形象地表现了人物情感的流动。
“薄醉凭栏,戏抛珠络鼓。”最后两句描绘了一幅微醺之人倚靠栏杆,轻抛珠络鼓的画面,既展现了节日的欢愉气氛,也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整首诗通过对端午节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节日的风俗习惯,更蕴含了对历史人物的缅怀、对传统文化的珍视以及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