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偈颂并序·其六十》
《偈颂并序·其六十》全文
唐 / 居遁   形式: 偈颂  押[支]韵

人天须假像行持无像无形世岂知?

空生体得岩中坐,华雨由来责见迟。

三乘欲学如斯事,直似空生方始知。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方始(fāng shǐ)的意思:方才开始

空生(kōng shēng)的意思:指事物空虚无实,没有根基或基础。

人天(rén tiān)的意思:指人与天地之间的关系,表示人类与自然界的紧密联系。

如斯(rú sī)的意思:如此,这样

三乘(sān chéng)的意思:三次乘坐,指多次乘坐同一种交通工具。

生体(shēng tǐ)的意思:形容生命力旺盛,充满活力的样子。

无形(wú xíng)的意思:形容事物没有明显的形状或外表,但存在实质或影响力。

无像(wú xiàng)的意思:没有形象或模样,形容无法描绘或描述。

行持(xíng chí)的意思:指一个人的行为举止端庄、得体,符合社会道德规范。

由来(yóu lái)的意思:指事物的起源或由来的来历。

直似(zhí sì)的意思:形容非常相像,几乎一模一样。

中坐(zhōng zuò)的意思:指坐在中间的位置,也可指居中、中立。

鉴赏

这首诗以“偈颂并序”为题,出自唐代诗人居遁之手。诗中探讨了修行与认知之间的关系,以及空性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首句“人天须假像行持”,意味着在人世间和天界,修行者需要借助外在的形象或象征来实践和指导自己的行为。这反映了佛教中通过仪式、法相等手段辅助修行的理念。

接着,“无像无形世岂知?”提出疑问,指出如果没有具体的形象或形式,世人如何能理解或认知到修行的本质。这里强调了形象化表达在传达抽象概念时的重要性。

“空生体得岩中坐,华雨由来责见迟。”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空性的概念。空生指的是空性,即一切现象的本质都是空无自性的。岩中坐比喻修行者在静谧环境中深入思考和实践,华雨则象征着智慧的雨露,由来责见迟表达了智慧的显现需要时间,需要修行者耐心等待和深入探索。

最后,“三乘欲学如斯事,直似空生方始知。”三乘指的是佛教中的声闻乘、缘觉乘和菩萨乘,意指所有追求解脱之道的人们,无论他们处于哪一乘,都需要像空生那样,通过深入的修行和领悟,才能真正理解空性的真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形象化的语言,探讨了修行过程中的形象与抽象、现实与超脱之间的关系,以及智慧的获得需要时间和实践的深刻哲理。

作者介绍

居遁
朝代:唐

猜你喜欢

赠于湖刘相士

自笑今年卦气阑,壮心销尽鬓毛残。

明知七十无多子,只问何时可挂冠。

(0)

鹿伯可郎中园池杂咏.桃蹊

几树桃花相映开,主人归路入天台。

凭谁寄语玄都观,前度刘郎不更来。

(0)

水蕉

猎猎水芭蕉,如将隐士招。

清风来处远,袢暑坐中消。

(0)

上史太傅·其三

衮绣堂中语夜分,几将经史细评论。

不知世上三公贵,祇是东湖八行孙。

(0)

步月

初阳夺残凛,和气不待春。

况兹华月白,光彩清路尘。

整我巾与屦,迢遥步城闉。

仰观众星色,收芒避孤轮。

虚无一境间,岂复知吾身。

嗟哉御风者,有待奚足珍。

(0)

答王詹叔见寄

詹叔好古者,卓立自既冠。

有如骐骥儿,一纵不可绊。

近闻治周易,颠倒爻象彖。

此书号精微,义与天地贯。

吾知子之道,不止今所叹。

新诗溢巾幅,见寄警庸懦。

喷薄百丈泉,峭绝万仞岸。

感激气为振,把诵手屡盥。

阴风吹寒城,岁暮云物换。

丈夫及壮时,功名当照烂。

无为但默默,饱食大躯干。

为报乏琼玖,君其取章断。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陈敷 胡奎 卢龙云 曹家达 彭汝砺 释德洪 邵宝 释函是 吴与弼 陆深 释函可 黎民表 朱诚泳 李之世 项安世 林光 佘翔 释居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