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刘先生古诗十首·其三》
《次韵刘先生古诗十首·其三》全文
元 / 王祎   形式: 古风  押[寘]韵

勋名既以高,祸患以至

轩冕桎梏古来同此事。

齿及翠毛,兹身适为累。

咄哉若而人,生死如梦醉。

古人吾焉从,欲往无两翅。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齿及(chǐ jí)的意思:指到达或触及牙齿的范围,形容事物非常接近或临近。

翠毛(cuì máo)的意思:形容鸟类羽毛翠绿且美丽。

古人(gǔ rén)的意思:指古代的人,也泛指古代的智者或先贤。

古来(gǔ lái)的意思:指古代以来,历史长久的意思。

祸患(huò huàn)的意思:指灾祸和困难。

既以(jì yǐ)的意思:既是这样,就可以

来同(lái tóng)的意思:指人才或学识相近,相互吸取长处,互相比较。

若而(ruò ér)的意思:表示假如、如果,引出假设条件。

无两(wú liǎng)的意思:没有差别,没有二样

象齿(xiàng chǐ)的意思:形容事物非常稀少,罕见。

轩冕(xuān miǎn)的意思:指君主即位后,戴上皇冠,穿上龙袍,举行隆重的加冕典礼,成为国家的统治者。也比喻最高权力的象征。

勋名(xūn míng)的意思:指在战争、斗争或其他重要事迹中表现出色而获得的荣誉和名望。

以至(yǐ zhì)的意思:甚至,到了…的程度

桎梏(zhì gù)的意思:指束缚、限制人的权利和自由的东西。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王祎所作的《次韵刘先生古诗十首》中的第三首。诗中探讨了功名与祸患、权力与束缚、奢华与累赘之间的深刻关系,以及对人生虚幻本质的反思。

首句“勋名既以高,祸患随以至”,开篇即点明了功名与祸患相伴相生的道理,高高的功名之后往往伴随着难以预料的祸患。接下来,“轩冕等桎梏,古来同此事”进一步阐述了权力与束缚的关系,将官位比作枷锁,指出自古以来,权势与自由总是相对立的。

“象齿及翠毛,兹身适为累”则通过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奢华生活如何成为人生的负担。象牙和翠鸟羽毛象征着富贵与华丽,但正是这些看似美好的事物,却成为了个人的累赘。

“咄哉若而人,生死如梦醉”表达了对那些沉迷于功名利禄、奢华生活的“若而人”的讽刺与批评,指出他们的生活如同一场醉梦,终将醒悟,但那时已为时晚矣。

最后,“古人吾焉从,欲往无两翅”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人智慧的向往,以及对于自身无法飞翔(即无法超越现实困境)的无奈。这句话暗示了诗人渴望找到一条超越功名利禄、奢华生活束缚的道路,但又意识到这是一条遥不可及的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功名、权力、奢华等主题的深刻剖析,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虚无本质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超越世俗束缚的强烈渴望。

作者介绍

王祎
朝代:元   字:子充   籍贯:义乌来山

王祎(yī)[公元一三二一年至一三七三年](一作袆),字子充,义乌来山人,后依外祖父居青岩傅。生于元英宗至治元年,卒于明太祖洪武五年,年五十二岁。幼敏慧。及长,师柳贯、黄溍,遂以文章著名。太祖召授江南儒学提举。后同知南康府事,多惠政。洪武初,诏与宋濂为总裁,与修元史。书成,擢翰林待制。以招谕云南,死于节,谥忠文。祎著有《王忠文公集》二十四卷,及大事记续编,《四库总目》又曾重修革象新书,并传于世。
猜你喜欢

夜泊僧庐

孤城灯火已萧然,独鹤犹归破远烟。

钟鼓声沈沙外月,楼台影浸水中天。

寒声有意侵僧榻,俗梦无由到客毡。

笑我久乖松下约,夜凉归兴转凄然。

(0)

代友人赋挽章二首·其二

逸气英英湖海杰,眼中馀子邈难俦。

非同庞蕴携家隐,要挟卢敖举臂游。

鹤帐梦寒苍岭月,虹桥宴罢幔亭秋。

西轩空有高吟地,旧竹萧萧起暮愁。

(0)

田家辞二首·其二

篱畔白板扉,墙头乌桕树。

负暄鹤发翁,衣绽纫老妪。

群儿嬉翁前,丁壮入场圃。

忽闻新诏下,昨日减租赋。

比邻喜津津,手额递相语。

悍吏无叫嚣,晏然处环堵。

丰年乐无涯,况乃生乐土。

床头酒新篘,前村赛神鼓。

(0)

古杭秋日三首·其一

正自无聊赖,西风更败荷。

秋容森列嶂,曙色耿残河。

吾道青灯冷,衰年白发多。

曲生交久绝,借汝挽春和。

(0)

题建康路教汤碧山金陵十咏卷后

清词十阕吊兴亡,华屋丘山梦几场。

一片东南佳丽地,老怀吟咏转凄凉。

(0)

题许宜之三诗卷·其一乐善楼

心君乐善故名楼,占却人间第一筹。

视履考祥端可必,郎星烱烱照吾州。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何澹 福康安 岑文本 管道升 义净 宋齐丘 刘将孙 廖融 尤棐 李林甫 陈澧 鲍桂星 灵澈 孙觉 潘之恒 李光地 崔遵度 丰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