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洗钵潭》
《洗钵潭》全文
唐 / 邢允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潭水初地,长为洗钵供。

已能降虎豹不问鱼龙

溅沫溪莎碧,疏流石濑重。

此中清净理,继迹禅宗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问(bù wèn)的意思:不关心;不去询问。

禅宗(chán zōng)的意思:指佛教禅宗的一派,以坐禅为主要修行方法,追求悟道的心性修持。

初地(chū dì)的意思:初次踏入陌生的地方或领域。

虎豹(hǔ bào)的意思:指勇猛、凶猛的虎和豹,用来形容人勇猛、凶猛的气概和作风。

继迹(jì jì)的意思:继承前人的事业,延续前人的業績。

溅沫(jiàn mò)的意思:形容水花、泪水、口水等飞溅出来。

流石(liú shí)的意思:形容事物的本来面目不容忽视,真实性高。

清净(qīng jìng)的意思:指没有杂乱、喧嚣的状态,宁静、安宁。

石濑(shí lài)的意思:指人多,拥挤不堪,形容人群拥挤不堪的场景。

潭水(tán shuǐ)的意思:比喻深不可测的水域或事物。

鱼龙(yú lóng)的意思:指伪装成龙的鱼,比喻伪装得很像,很难辨别真伪。

中清(zhōng qīng)的意思:中庸之清洁,指人品高尚,行为端正,清正廉洁。

翻译
潭水清澈见底,长久以来供僧侣们洗涤钵盂。
这里已能驯服凶猛的虎豹,却不去过问捕捞鱼龙之事。
飞溅的水沫让溪边的莎草更加青绿,细流冲刷着石上的急流,声音沉重。
这清静之地蕴含的哲理,正是禅宗修行者相继追求的境界。
注释
潭水:指深邃而平静的水池。
澄初地:清澈见底,如同净化了最初的地方。
洗钵供:清洗饭钵,指僧侣日常的修行生活。
已能:表示已经能够。
降虎豹:比喻驯服凶猛之物,象征克服修行中的障碍。
不问:不去干涉或关心。
揽鱼龙:捕鱼捉龙,比喻世俗的追求。
溅沫:水花飞溅。
溪莎碧:溪边的莎草因水珠显得更绿。
疏流:水流疏通。
石濑重:石头上的急流声音沉重。
清净理:清静无为的哲理或佛法真理。
继迹:追随前人的足迹。
禅宗:佛教的一个宗派,强调直觉顿悟以求得解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幽静的山水景象,潭水清澈,长久以来都用于洗涤钵器。诗人通过这样的开篇,表达了对自然之美与纯净的一种崇拜和向往。接下来的“已能降虎豹,不问揽鱼龙”则展现了潭水的神秘力量,即使是凶猛的虎豹也不敢轻易侵犯,这里的“不问”也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溅沫溪莎碧,疏流石濑重”继续描绘了潭水周遭的自然美景,“溅沫”指的是飞溅的水花,而“溪莎”则是溪边的细草,这些生动的画面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山谷图。至于“疏流石濑重”,则表达了潭水缓缓流过,经过石缝时所形成的小小激流,以及这种声音在山谷中回荡的情景。

最后,“此中清净理,继迹有禅宗”则揭示了诗人对这片清净之地的深刻领悟。在这里,自然界不仅是美丽的,而是包含着哲学和宗教意义的。诗人似乎在暗示,这样的环境孕育出了禅宗的智慧,或许在这样的地方,人们可以更加容易地触摸到心灵的宁静与超脱。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和深刻感悟,展现了作者对于内在世界的追求,以及对于外在自然美与精神境界相融合的一种理想状态。

作者介绍

邢允中
朝代:唐

明州奉化(今浙江奉化)人。宪宗元和间官左班殿直、监盐酒商税务。《四明诗干》卷中载邢允中事迹,并存其诗2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猜你喜欢

古乐府杂题二十绝·其十一七宝避风台

七宝妆成百尺台,怯风阊阖不曾开。

纵令吹着双飞去,还解双含祸水来。

(0)

谈思重为吴翁晋画枯木白头翁因题一绝

可怜白头翁,振羽一枯木。

莫诉春风饥,早晚樱桃熟。

(0)

题画·其六

下为范公祠,上为万笏林。

空瞻范公笏,不晓范公心。

(0)

赠南阳孔炎王孙

中垒高皇七叶孙,一时文采冠诸昆。

时凭汉阁青藜杖,不读淮王鸿宝言。

立壁图书无长物,传经父子有专门。

祗应奇字输扬叟,凭仗双鸿海外论。

(0)

过徐锦衣西园二首·其一

主人如解子猷来,三径春风许暂开。

百种花名斗金谷,半空松势压徂徕。

飞觞倒入冰壶影,访迹徐披石鼓苔。

行到溪山渐穷处,隔垣云色隐高台。

(0)

卓澄甫光禄邀汪司马及仲季诸社友大会西湖南屏选伎征声分韵赋诗伯玉以高字韵见寄俾余同作得二首·其二

秋半南屏景更饶,六桥新水碧于醪。

社中名胜推三雅,湖上诗篇斗两高。

客重王孙骄自得,操成司马兴逾豪。

非缘彦辅书生语,老去风流付尔曹。

(0)
诗词分类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丰稷 司马相如 李显 包融 花蕊夫人 杜琼 费祎 陈夔龙 戴明说 宋绶 蔡琰 钟离权 哥舒翰 冯小青 葛洪 王赞 韩熙载 田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